[发明专利]混凝土圆桩及其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8553.5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3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朱克平;金如元;张风臣;汤永柳;华文升;刘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固丰管桩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58;E02D5/48;B28B2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圆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间隔排列的复数根预应力主筋和复数根普通主筋,在所述预应力主筋和普通主筋外螺旋状环绕有至少一圈箍筋,所述预应力主筋、普通主筋以及箍筋沿着纵轴方向贯穿在混凝土桩身内;
在所述混凝土圆桩的两端设置有端板和裙边组成的桩帽,所述预应力主筋与所述端板固定,所述端板上连接有一端带封头的短管插入在所述混凝土桩身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圆桩进一步包括箍筋加密区和箍筋非加密区,所述箍筋加密区分布在所述混凝土圆桩的两端,所述箍筋加密区箍筋螺距不大于45毫米,所述非加密区箍筋螺距不大于80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为圆环形,该端板上设置有预应力主筋锚固孔、锚固筋锚固孔以及张拉孔,所述张拉孔与所述预应力主筋锚固孔联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圆桩横截面主体为圆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圆桩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吊耳。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圆桩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张拉联接板,该张拉联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端板的张拉孔对应的张拉对应孔,所述张拉联接板通过所述张拉孔和张拉对应孔与所述端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张拉联接板上设置有台阶,所述张拉联接板用以通过一联接卡扣将相邻的两个混凝土圆桩的张拉联接板连接为一体。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圆桩的一端设置有一尾板,该尾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端板的张拉孔对应的张拉对应孔,通过该张拉对应孔,所述尾板和所述端板连接为一体。
8.如权利要求3所述混凝土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的一端设置有张拉器,该张拉器进一步包括一与所述连接卡扣卡接的带圆孔的环形张拉头板、一带圆孔的张拉尾板以及与该张拉尾板固定连接的带有螺纹的张拉丝杆固定座,一带有螺纹的张卡丝杆通过螺纹与所述张拉丝杆固定座连接。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圆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将预应力主筋和普通主筋与箍筋联接组成钢筋笼;
步骤二、端板与裙边焊接成桩帽,短管联接到端板上;
步骤三、将锚固筋固定在端板上;
步骤四、在钢筋笼端部安装桩帽、尾板、张拉联接板;
步骤五、将预应力主筋固定在端板上;
步骤六、将安装了桩帽、尾板、张拉联接板的钢筋笼放置在模具下模中;
步骤七、安装张拉器;
步骤八、将上模通过螺栓联接与下模固定;
步骤九、预应力张拉;
步骤十、布料成型;
步骤十一、养护;
步骤十二、脱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布料成型步骤中进一步包括:将下料槽安装在上模顶部的下料口处;水泥、砂、石、各种外加剂等原材料按照设计的配合比经计量、搅拌均匀后,通过上模顶部的下料槽均匀浇注在模具中;采用自流平混凝土时,可不振动或者轻微振动;使用振动台时,模具与振动台通过锁紧装置固定;使用振动器固定在模具上振动时,模具需刚性固定;成型完成后,取出下料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固丰管桩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固丰管桩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855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