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车中央管排预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7974.6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0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郭吉星;范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丁琛 |
地址: | 037038***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中央 管排预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机车中央管排预布装置。
背景技术
机车中央管排,包括多根管子,这些待定位的管子可以分为直管,向上弯曲的上弯管和向下弯曲的下弯管。
现有的机车中央管排的组装在车体内部进行,安装时,将机车中央管排的管子一根一根的安装到车体底架上,安装效率低;并且,由于车体底架上设备多,很难保证管子的安装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车中央管排预布装置,用以实现机车中央管排的预布,提高机车中央管排的安装效率和安装精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车中央管排预布装置,其中,包括:
安装架,包括固定连接的主梁和支架,所述主梁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方;
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直管定位部件,固定在所述主梁上,用于定位待装直管;
上弯管定位部件,固定在所述主梁上,用于定位待装上弯管;
下弯管定位部件,固定在所述主梁上,用于定位待装下弯管;
其中,所述直管定位部件、上弯管定位部件、下弯管定位部件分散固定在所述主梁上。
如上所述的机车中央管排预布装置,优选的是,所述直管定位部件包括:直管开槽方管、直管定位板及开口凸块,
所述直管定位板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直管开槽方管分散设置在所述主梁的两端;
每个所述直管定位板的下方固定设置两个所述直管开槽方管,以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
每个所述直管定位板上方拆卸式固定设置数个开口凸块,两个所述直管定位板上对应设置的一对开口凸块用于定位所述直管。
如上所述的机车中央管排预布装置,优选的是,所述上弯管定位部件包括:上弯管开槽方管、支撑柱和支撑板;
所述上弯管开槽方管的数量为四个,两两作为一组,两组所述上弯管开槽方管相对于所述主梁的中垂面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梁的中部;
每个所述上弯管开槽方管的两端以所述主梁的纵向轴线对称设置有数根支撑柱,数根所述支撑柱的上方抵顶一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数个圆孔,每个所述圆孔分别用于定位所述上弯管。
如上所述的机车中央管排预布装置,优选的是,下弯管定位部件包括定位凹板;
所述定位凹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梁中间的侧面,所述定位凹板上设置有数个定位销,每个所述定位销分别用于定位所述下弯管。
如上所述的机车中央管排预布装置,优选的是:所述主梁为H型钢结构。
如上所述的机车中央管排预布装置,优选的是,定位装置还包括横梁支撑部件,用于支撑与直管、上弯管和下弯管固定连接的横梁。
如上所述的机车中央管排预布装置,优选的是,所述横梁支撑部件包括:横梁支撑开槽方管和横梁支撑凹槽;
所述横梁支撑开槽方管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分散设置在所述主梁上;
每个所述横梁支撑开槽方管固定在所述主梁上,每个所述横梁支撑开槽方管上对称地固定设置两个所述横梁支撑凹槽,以支撑所述横梁。
如上任一所述的机车中央管排预布装置,优选的是:所述直管开槽方管、所述上弯管开槽方管和所述横梁支撑开槽方管的结构相同,都为凹形槽结构,所述凹形槽结构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定位的定位孔,所述凹形槽结构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孔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机车中央管排预布装置,通过分散设置在主梁上的直管定位部件、上弯管定位部件和下弯管定位部件,可以实现对直管、上弯管和下弯管的定位,即实现了对机车中央管排的定位。完成定位后的直管、上弯管和下弯管之间连接通过横梁或紧固件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机车中央管排预布装置,可以有效实现机车中央管排的预布,避免了在车体底架上组装时出现的空间狭小、障碍多的问题,从而提高机车中央管排预布的效率和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机车中央管排预布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安装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直管定位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开口凸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支撑柱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支撑板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底板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定位凹板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定位销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中央管排定位效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79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手器
- 下一篇:WiFi邻近消息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