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全株甜叶菊提取甜菊糖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6040.0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1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孝;孟庆华;崔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千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5/256 | 分类号: | C07H15/256;C07H1/0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7004 辽宁省本溪***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全株甜叶菊 提取 甜菊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涉及甜菊糖甙提取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全株甜叶菊提取甜菊糖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是菊科(Compositae)甜菊属植物。甜菊糖甙,俗称甜菊糖(Stevioside), 是从菊科草本植物甜叶菊中精提的新型天然甜味剂。甜叶菊原产于南美洲的巴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地。我国甜叶菊是1976年从日本引种栽培成功的,并于1979年提取出了甜菊糖甙。甜菊糖甙是一类由甜菊醇这种四环二萜化合物连接不同数目的配糖体组成的糖甙混合物。目前研究发现的有12种物质,被人们认可并且做过医学毒理实验的有八种,具体为:甜菊甙(stevioside) (St);甜菊双糖甙(steviolbioside);莱鲍迪甙A (rebaudioside A) (R-A);莱鲍迪甙B (rebaudioside B) (R-B);莱鲍迪甙C (rebaudioside C) (R-C);莱鲍迪甙D (rebaudioside D) (R-D);莱鲍迪甙E (rebaudioside E) (R-E);杜尔可甙A (dulcoside A) (D-A)。
甜菊糖甙不参加人体的新陈代谢。安全、可靠、无毒、无副作用。高甜度、低热量 (热值相当于蔗糖的1/300)。甜味与蔗糖相似,但持续时间比蔗糖长。对心脑血管病、肥胖病、糖尿病患者有辅助治疗功能,更有助于防治龋齿和作为苯丙尿酮症(PKU)病人的糖类替代物。是继蔗糖、甜菜糖之外第三种有开发价值和健康功能的天然代糖品,被国际上誉为“第三糖源”。 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饮料、医药、日化工业品中。
目前,国内外甜菊糖甙的提取都是以甜叶菊干叶为原料,甜叶菊鲜叶经人工采叶、晒干或风干,经压缩打包后运输到甜菊糖甙工厂进行浸泡提取。甜叶菊鲜叶干制费工耗时,浸泡提取用水量大,造成水的外排量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全株甜叶菊提取甜菊糖甙的方法,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污染较少且成本降低的甜菊糖甙提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全株甜叶菊提取甜菊糖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机械破碎:将全株甜叶菊与水一起进行磨浆破碎,使全株甜叶菊包括枝干、叶子破碎成细粒,从而使全株甜叶菊的细胞壁破坏,得到甜叶菊全株浆液;
(2)过滤:将破碎后的全株甜叶菊浆液进行过滤去除机械杂质,得到滤液和滤渣;
(3)超声波提取:向步骤(2)所得滤渣中加入占滤渣体积5-15倍的水,对滤渣进行第一次浸泡,然后在超声波和搅拌下进行第一次提取,时间30分钟;将第一次提取液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备用;剩余滤渣中再加入占滤渣体积5-15倍的水进行第二次浸泡,在超声波和搅拌下进行第二次提取,将第二次提取液再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回用作为步骤(1)中磨浆破碎的用水,滤渣外运做为有机肥;
(4)絮凝:将步骤(2)所得的滤液和步骤(3)中备用滤液合并得到混合液,在搅拌下先向混合液中加入占混合液重量0.25%的絮凝剂,然后将混合液用石灰水调至为PH值9.5-10;继续搅拌30分钟后,进行过滤,除去大分子的蛋白质、胶体、色素、纤维素,得到滤液备用;
(5)树脂吸附:将步骤(4)中的备用滤液通过吸附树脂进行吸附甜菊糖甙,吸附后的废水用超滤膜过滤,所得滤液回用作为步骤(1)中的磨浆破碎用水或者作为步骤(3)中的第一次或第二次浸泡用水,滤渣外运进行发酵后制成有机肥或直接处理用作饲料添加剂;
(6)解析:用浓度为60%-70%的乙醇溶液对吸附在吸附树脂上的甜菊糖甙进行洗脱,将甜菊糖甙从吸附树脂上解析下来,形成解析液;
(7)脱盐脱色:让解析液通过脱盐树脂和脱色树脂,去除解析液中的金属盐和色素;
(8)浓缩:让脱盐脱色后的解析液通过纳滤膜进行浓缩,未通过纳滤膜的即为浓缩液;通过纳滤膜的即为渗透液,渗透液回用作为解析液;
(9)干燥:将浓缩液进行干燥,即得到甜菊糖甙产品。
在步骤(1)中,将全株的甜叶菊与占甜叶菊体积5-15倍的水一起进行磨浆破碎。
步骤(4)所述絮凝剂选用FeSO4·7H2O。
步骤(5)中所述超滤膜采用切割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膜,以错流方式运行。
步骤(8)中所述纳滤膜采用切割分子量为2000-5000的纳滤膜,以错流方式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千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千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60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的电机启动电路
- 下一篇:海洋元素碱性水的制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