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出模斜度的注塑模具以及应用该模具的注塑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45786.X | 申请日: | 201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4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华;曾秋文;冯仕煌;邓贵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毅昌金型(东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00;B29C45/73;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 地址: | 523595 广东省东莞市谢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出模 斜度 注塑 模具 以及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出模斜度的注塑模具以及应用该模具的注塑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注塑过程中,产品必须在设计时加上一定的出模斜度(产品越高,斜度越大)来达到产品的注塑成型,使产品注塑完成后,在开模时,使产品能停留在动模上才能顶出产品。如果模具的斜度过小,则在开模时产品会黏在定模上,这样就会不便取出产品和刮伤产品,影响产品的外观,又或者顶出产品困难,容易将产品表面顶白,因而造成报废率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是在模具制作上要加上四边行位,来减少出模斜度。因此,模具的尺寸必须加大,相应的需要采用大型的注塑机才能将模具放入,这样会导致模具制作周期长,模具成本和注塑的成本均会提高。
针对上述的缺陷,如何在塑料注塑模具的设计上给予改进,是本领域值得研究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成本低,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缩小了原有模具尺寸,避免产品出现因出模斜度过小而将产品顶白或黏定模,又或角度过大影响外观和装配的无出模斜度的注塑模具以及应用该模具的注塑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出模斜度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总体和动模总体,所述定模总体包括定模板和定模腔,所述动模总体包括动模板、动模芯以及顶出系统,所述顶出系统包括一可将产品整体平衡顶出的推块,所述定模腔和所述动模芯的四周均开设有蒸汽流道。
其中,所述推块与所述动模芯相互平行的接触。
其中,所述定模腔开设有定模腔蒸汽流道,所述定模腔蒸汽流道连接有定模腔蒸汽咀。
其中,所述动模芯开设有动模芯蒸汽流道,所述动模芯蒸汽流道连接有动模芯蒸汽咀。
其中,所述顶出系统还包括顶针,所述顶针的一端与所述推块通过螺杆连接,所述顶针的另一端连接顶针板。
应用上述的一种无出模斜度的注塑模具的注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合模:使动模芯与定模腔合模;
b、注胶:对合模后的型腔内注胶;
c、加热:在对合模后的型腔内注胶的同时对定模腔和动模芯注入蒸汽急速加热;
d、冷却:当型腔的塑料成型后在保压进行中,同时对定模腔和动模芯急速冷却;
e、开模:所述动模芯持续冷却,直至动模和定模完全分开后顶出产品。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一种无出模斜度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总体和动模总体,所述定模总体包括定模板和定模腔,所述动模总体包括动模板、动模芯以及顶出系统,所述顶出系统包括一可将产品整体平衡顶出的推块,所述定模腔和所述动模芯的四周均开设有蒸汽流道,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所述定模腔和所述动模芯的四周均开设有蒸汽流道,所述蒸汽流道在合模注塑时,可对动模芯和定模腔急速冷却,而所述顶出系统包括一可将产品整体平衡顶出的推块,该推块可将具有直伸位的产品,整体平衡无倾斜的顶出,这样与现有技术相比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缩小了原有模具尺寸。
一种无出模斜度的注塑模具的注塑方法,本发明通过四周均开设有蒸汽流道的动模芯和定模腔的合模、注胶、加热、冷却、开模,将具有直伸位的产品先急速加热,当型腔的塑料成型后在保压进行中,同时对定模腔和动模芯急速冷却,这样可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避免产品出现因出模斜度过小而将产品顶白或黏定模,又或角度过大影响外观和装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定模总体 2——动模总体
3——定模腔 4——动模芯
5——推块 6——定模腔蒸汽流道
7——定模腔蒸汽咀 8——动模芯蒸汽流道
9——动模芯蒸汽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并不是把本发明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毅昌金型(东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毅昌金型(东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57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矿法生产电解金属锰制造系统
- 下一篇:一种眼疲劳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