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线端子及接线端子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5752.0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4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维峰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43/1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88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上沙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端子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及接线端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接线端子,包括基板和螺母,基板对应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触接,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基板、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之间。
现有技术中,接线端子的加工方法一般是将折弯部弯折好之后,将螺母安装在基板上,为了保证折弯部将螺母铆合在基板上,螺母的直径一般大于基板的宽°,制造时,需要将螺母挤入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之间,加工难°较大,制造效率低,并且螺母嵌入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时,嵌套并不牢固,当遇到振动或者碰撞时,螺母容易松动,影响连接效果。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及接线端子的制造方法的技术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牢固的接线端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造效率高、加工方法简便的接线端子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包括基板和螺母,基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相对设置,第一折弯部的上端部与第二折弯部的上端部触接,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基板、卡设于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之间,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分别设置有卡槽,所述螺母至少一部分卡设于所述卡槽,所述卡槽一端设置有卡扣。
其中,所述卡扣与螺母的上端面贴合。
其中,所述卡扣由卡槽的一端延伸形成的卡扣。
其中,所述卡扣垂直于所述卡槽设置。
其中,所述卡槽的两侧面分别与所述螺母的相邻的两个侧面触接。
其中,所述螺母为六角螺母。
其中,所述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与所述基板一体成型。
一种接线端子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基板、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放置于料带上,螺母安装于基板表面;
步骤二、将螺母根据料带的导向槽定位,螺母的棱边对准卡槽的纵向中轴线;
步骤三、将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弯折90°,基板两端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在上极点触接,卡扣与螺母的上表面贴合,螺母的棱边卡设于卡槽内,完成对螺母的铆合;
步骤四、去除料带,将料带与基板分离,得到成品的接线端子。
其中,所述步骤一进一步包括,预成型,将放置于料带上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相对于基板弯折10-20°。
其中,将放置于料带上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相对于基板弯折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种接线端子,包括基板和螺母,基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相对设置,第一折弯部的上端部与第二折弯部的上端部触接,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基板、卡设于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之间,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分别设置有卡槽,所述螺母至少一部分卡设于所述卡槽,所述卡槽一端设置有卡扣。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卡槽和卡扣,可以将螺母牢固的固定于基板,螺母的一部分卡设于卡槽内,连接牢固。
一种接线端子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基板、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放置于料带上,螺母安装于基板表面;
步骤二、将螺母根据料带的导向槽定位,螺母的棱边对准卡槽的纵向中轴线;
步骤三、将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弯折90°,基板两端的第一折弯部的上端部与第二折弯部的上端部触接,卡扣与螺母的上表面贴合,螺母卡设于卡槽内,完成对螺母的铆合;
步骤四、去除料带,将料带与基板分离,得到成品的接线端子。
本发明采用了先安装螺母,后进行折弯部弯折的制造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先将折弯部弯折后安装螺母,加工不便,不能实现批量加工,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先安装螺母,然后弯折折弯部,将螺母嵌入卡槽,卡扣将螺母固定于基板,制造方法简单,可以实现多个接线端子同时制造,批量加工,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接线端子的加工状态示意图。
在图1、图2中包括:
1——基板,2——螺母,3——第一折弯部,4——第二折弯部,
5——料板,6——隔条,7——导向槽,8——卡槽,9——卡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维峰五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维峰五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5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品质三相交流永磁伺服同步电动机
- 下一篇: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的电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