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压钢丝增强塑料管道及管件连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5676.3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2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严为群;黄学祥;王德禧;钱德承;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联冠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0 | 分类号: | F16L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 增强 塑料管道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压钢丝增强塑料管道及管件连接方法,能很好的应用于应急输送等高要求的工程环境。
背景技术
钢丝增强塑料管道是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一种新材料管道产品,是根据传统金属、非金属复合管的制造经验,将塑料主体和金属骨架有机结合成整体增强结构,保留了塑料管道的柔韧性,同时引入了钢材料的强度,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塑料材料和金属材料的优点。由于钢丝增强塑料管的众多优点,近年来广泛被工程建设所采用,其性能很好的满足于输水、输油、输气、排污等市政、工业管道建设,为施工、维护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并且降低了工程投入,节约了资源。
随着工程水平和使用条件的不断提高,钢丝增强塑料管道向大口径、高压力的趋势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管道的管件连接问题成了应用中的难点。尤其在应急输送的管道系统中,如何使管件连接快速、高压运行稳定,更限制了钢丝增强塑料管道在高压管道输送领域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压钢丝增强塑料管道及管件连接方法,包括管材(1,1’,1”)、内衬套(2,2’,2”)、 紧固套(3,3’)、 密封圈(4,4’,4”)、连接件(5,5’,5”);在管材(1,1’,1”)端口内部放入内衬套(2,2’,2”),起到支撑作用,将紧固套(3,3’)通过扣压装置固定在管材(1,1’,1”)端口表面,将密封圈(4,4’,4”)套在管材(1,1’,1”)端口,将连接件(5,5’,5”)连接于紧固套(3,3’)或直接紧固管材(1,1’,1”)。
本发明设计出一种中压钢丝增强塑料管道及管件连接方法,采用扣押原理将管件和管材有效的紧固。在管材的内部放入表面为倒齿状结构的内衬套,保证了管道扣押部分的环向刚度,起到支撑的作用;紧固套扣押在管道的外表面,使其与管道成为整体,能很好的承受压力;套在管材上的密封圈允许一定范围的移动,就避免了管材热胀冷缩而发生渗漏;连接件连接于紧固套或直接紧固管材,使单根管很方便连成管路线。本发明的中压钢丝增强塑料管道及管件连接方法开发了一种工程用中压管道及施工连接方案,解决了大口径高压钢丝增强塑料管道应用中的管件连接问题,管道口径可达400mm,压力能达到10Mpa,能很好的应用于应急输送等高要求的工程环境。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图4是本发明中压钢丝增强塑料管道及管件连接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压钢丝增强塑料管道及管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材(1,1’,1”)端口内部放入内衬套(2,2’,2”),起到支撑作用,将紧固套(3,3’)通过扣压装置固定在管材(1,1’,1”)端口表面,将密封圈(4,4’,4”)套在管材(1,1’,1”)端口,将连接件(5,5’,5”)连接于紧固套(3,3’)或直接紧固管材(1,1’,1”)。
在实际生产中,在管材(1,1’,1”)端口内部放入表面为倒齿状结构的内衬套(2,2’,2”), 保证了管道扣押部分的环向刚度,起到支撑的作用;将紧固套(3,3’)通过扣压装置固定在管材(1,1’,1”)端口表面,使其与管道成为整体,能很好的承受压力;将密封圈(4,4’,4”)套在管材(1,1’,1”)端口,管材和密封圈允许一定范围的移动,就避免了管材热胀冷缩而发生渗漏;将连接件(5,5’,5”)连接于紧固套(3,3’)或直接紧固管材(1,1’,1”), 使单根管很方便连成管路线。本发明的中压钢丝增强塑料管道及管件连接方法开发了一种工程用中压管道及施工连接方案,解决了大口径高压钢丝增强塑料管道应用中的管件连接问题,管道口径可达400mm,压力能达到10Mpa,能很好的应用于应急输送等高要求的工程环境。
实施例:
1.直径219mm钢丝增强塑料管道,爆破试验压力达到16.8MPa,管件连接部分完好无损;
2.直径315mm钢丝增强塑料管道,爆破试验压力达到14.6MPa,管件连接部分完好无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联冠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联冠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56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掩模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电源转换电路及其过流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