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浅层土质的钻井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5642.4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5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贺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贺昶明 |
主分类号: | E21B17/22 | 分类号: | E21B17/22;E21B1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廖曾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土质 钻井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井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浅层土质的钻井工具,属于钻井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钻头是用以在实体材料上钻削出通孔或盲孔,并能对已有的孔扩孔的刀具。 一种在对混凝土等进行的钻孔作业中,能缓和钻孔状态突然改变的情况,使钻孔作业稳定,即使在产生大粒的切屑时,钻孔效率也不致降低的钻头。
其大致呈辐射状配置的切刃部,具有至少2个主切刃部、以及在圆周方向上配设于所述主切刃部与主切刃部之间的,至少两个副切刃部,所述主切刃部具备作为其切刃的主切刃,主切刃内端位于旋转中心,外端则位于切刃部的旋转轨迹的外缘。挖坑作业时,钻头随立轴旋转,同时作轴向移动。土壤在钻头的扭矩和轴向力作用下被切削,在工作叶片的挤压和离心力作用下被松碎,形成土流压向坑壁,同时沿页面升运到地表。当土流运动到无坑壁阻挡处时,由于离心力作用碎土被抛到坑的周围,完成挖坑过程。传统的钻井设备都是采用大型的机械操作,其结构复杂,维修困难,生产成本高,在一些地理环境恶劣的区域,运输极度不方便,而且若是仅仅是浅层的钻探,使用大型钻井设备无法控制其深度,增加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浅层土质的钻井工具,该钻井工具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操作便利,体积小,重量轻,维修便利,适合对浅层土质的钻取,对普通操作人员也适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浅层土质的钻井工具,包括钻杆,所述钻杆上设置有钻尖。
所述钻杆的一端上设置有钻尖,另一端上设置有定位块。
所述钻尖和定位块均焊接在钻杆上,且为一体结构。
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钻杆上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包括螺纹一和螺纹二,螺纹一与钻尖接触,螺纹二与定位块接触。
所述螺纹一的螺距小于螺纹二的螺距。
所述螺纹一和螺纹二的旋转方向相同。
所述钻杆、钻尖和定位块均采用合金材料制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钻井工具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操作便利,体积小,重量轻,维修便利,适合对浅层土质的钻取,对普通操作人员也适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通孔;2—螺纹二;3—钻杆;4—螺纹一;5—钻尖;6—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用于浅层土质的钻井工具,包括钻杆3,所述钻杆3上设置有钻尖5。在浅层土质钻井设备中,需要采用手工的方式钻探取样,运用该装置能够方便地,实用地钻取。
所述钻杆3的一端上设置有钻尖5,另一端上设置有定位块6。通过定位块6能够快速,稳固地将钻头固定在钻筒上,利用钻筒的转动带动钻头的转动,进而钻进土质中。
所述钻尖5和定位块6均焊接在钻杆3上,且为一体结构。通过焊接为一体结构,使得在钻取时能够承受较大的扭矩力,不会因为钻取过程中受力而发生脱落的现象,提高了牢固度,保证了钻取的质量。
所述定位块6上设置有通孔1。在安装过程中,将通孔1与钻筒上的销孔位置固定,用一根销钉穿过后,增加它们之间的牢固度,使得钻具在钻取过程中不会脱落。
所述钻杆3上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包括螺纹一4和螺纹二2,螺纹一4与钻尖5接触,螺纹二2与定位块6接触。
所述螺纹一4的螺距小于螺纹二2的螺距。
所述螺纹一4和螺纹二2的旋转方向相同。通过螺纹一4和螺纹二2的配合使用,使得钻具在钻取的过程中,能够平稳省力地进入土质中,利用螺纹的旋转将土质带出,进行检验。
所述钻杆3、钻尖5和定位块6均采用合金材料制成。钻取土质时,用于摩擦等因素会导致钻头发热,会导致钻头的应力发生变化,采用合金材料,能够降低钻头的发热,提高钻头的寿命。
采取上述方式,就能较好地实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贺昶明,未经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贺昶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56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