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循环加速装置及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5363.8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5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春凌 |
主分类号: | F24H1/12 | 分类号: | F24H1/12;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循环 加速 装置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涉及电磁感应加热,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目前电磁感应加热水循环主要采用自然状态下的静态循环或用水泵来实现,不同程度存在加热速度慢,不易控制,水泵易损等状况,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循环加速装置及使用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圆斗形铁质待加热物体内,漏斗形水循环圆筒与圆斗形铁质待加热物体同圆心平行设置,结构连接,用于缩短圆斗形铁质待加热物体在加热时的向内热辐射距离
。圆斗形铁质待加热物体侧面的内侧与漏斗形水循环圆筒侧面的外侧间留有距离。漏斗形水循环圆筒底部出水口与圆斗形铁质待加热物体的底部间留有距离。
在圆斗形铁质待加热物体外依次设置隔热层和感应线圈绕组,结构连接。两组感应线圈绕组同时加热时,盘形感应线圈绕组和环形感应线圈绕组分别与主控器电连接。每组感应线圈绕组单独或交替加热时,盘形感应线圈绕组或环形感应线圈绕组与主控器电连接。
圆斗形铁质待加热物体内的水位须高出漏斗形水循环圆筒的上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加热迅速,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和电路连接示意图,图中1.水位线,2.隔热层,3.环形感应线圈绕组,4.漏斗形水循环圆筒,5.连接线,6.盘形感应线圈绕组,7.出水口,8.主控器,9.补水管,10.圆斗形铁质待加热物体。
具体实施方式: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圆斗形铁质待加热物体(10)内,漏斗形水循环圆筒(4)与圆斗形铁质待加热物体(10)同圆心平行设置,结构连接。圆斗形铁质待加热物体(10)侧面的内侧与漏斗形水循环圆筒(4)侧面的外侧间留有距离。漏斗形水循环圆筒(4)底部出水口(7)与圆斗形铁质待加热物体(10)的底部间留有距离。
在圆斗形铁质待加热物体(10)外依次设置隔热层(2)和感应线圈绕组,结构连接。两组感应线圈绕组同时加热时,盘形感应线圈绕组(6)和环形感应线圈绕组(3)分别与主控器(8)电连接。每组感应线圈绕组单独或交替加热时,盘形感应线圈绕组(6)或环形感应线圈绕组(3)与主控器(8)电连接。
圆斗形铁质待加热物体(10)内的水位线(1)须高出漏斗形水循环圆筒(4)的上端。
补水管(9)分别与漏斗形水循环圆筒(4)和圆斗形铁质待加热物体(10)结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春凌,未经王春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5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手机的刷卡方法
- 下一篇:加热装置保护罩和带有该种保护罩的蜗壳及吸油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