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手机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45316.3 | 申请日: | 201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5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 发明(设计)人: | 胡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旭光 |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H04M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222 天津市河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手机 接触 ic 读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金融领域,尤其涉及为手机提供非接触式IC卡读写。
技术背景
现有的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装置很多都是基于与PC机进行连接和通讯,目前在基于手机的一些应用中,需要进行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但是现有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并不具备与多种手机十分方便的进行连接的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给手机提供一种通用的,兼容各种手机硬件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装置,为手机上的一些应用提供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功能。基于此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机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装置,该装置具有音频输入接口、音频输出接口、音频编解码单元、非接触式IC卡读写单元。该装置以音频信号的方式与手机等移动设备通讯,可以为手机提供非接触式IC卡读写的功能。该装置中所述的非接触IC卡读写单元包括非接触式IC卡读写芯片、外围器件和天线。该装置中所述音频输入接口和音频输出接口,能够以音频信号的方式与手机通讯,手机应用中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等指令数据是以音频信号的方式通过该装置的音频输入接口输入,该装置执行完成各种指令后,处理结果也是以音频信号的方式从音频输出接口输出。该装置能够满足在手机上完成各种应用所需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的要求。
该装置特别涉及为在手机上的应用提供非接触式IC卡读写的功能,当该装置与手机连接时,该装置的音频输入接口和手机的耳机接口连接,该装置的音频输出接口和手机的麦克接口连接,当手机需要向该装置发送非接触式IC卡读写等指令数据时,需要发送的数据首先被手机内的音频编解码程序编码成音频信号,并通过手机的耳机接口将这些音频信号发送到与手机耳机接口相连的该装置的音频输入接口,该装置接收到音频信号后,通过该装置内的音频编解码单元对音频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并解码,该装置根据解码后的指令内容由该装置内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单元完成非接触式IC卡的读卡、写卡等相应的处理。当该装置需要向手机发送数据时,要发送的数据经过音频编解码单元进行编码以及数模转换后形成音频信号,并通过该装置的音频输出接口将代表数据的音频信号发送到与该接口相连的手机的麦克接口,手机收到音频信号后,可以被手机内部的一些模块进行处理,如手机内的音频放大电路、模/数转换电路以及微处理器等。通过在手机内安装音频数据的编解码程序,能够根据需要将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数据并通过耳机接口输出,也能够对麦克接口输入的音频信号数据进行解码。由于该装置采用音频信号作为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同时手机基本都有耳机接口和麦克接口,因此该装置很容易和手机连接,为手机上的应用提供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功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对本发明的解释,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手机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手机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装置的框图。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手机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装置100包括:音频输入接口101、音频输出接口102、音频编解码单元103、非接触式IC卡读写单元104。
当本实施例连接手机时,音频输入接口101连接手机的耳机接口,音频输出接口102连接手机的麦克接口。手机内安装音频编解码程序。该装置的供电可以通过手机提供的电源输出接口提供,也可以由该装置内的电池来提供。
本发明不限制外形、大小、音频输入接口和音频输出接口的类型和型号、与手机连接的线缆的类型和型号、供电的方式以及供电接口的类型和型号。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利用本发明中的一种用于手机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装置,可以很容易与手机连接,并为手机内的应用提供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等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旭光,未经胡旭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53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通管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文字作品和图片作品的版权保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