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型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4701.6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6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董玉瑛;李尚婕;刘长宏;赵小菁;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民族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18 | 分类号: | B01J23/18;B01D53/86;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贾汉生 |
地址: | 1166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光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为将光催化剂负载在玻璃珠表面,以及使用该负载型催化剂降解气态苯。
背景技术
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其化学性质稳定,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室内苯来源广泛,油漆、涂料、粘合剂、装饰板材等装饰材料的挥发物中都含有苯。由于苯对人类身体健康的严重威胁,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将苯列为一类致癌物。
苯属于室内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针对这类气态污染物,目前常用的处理技术有冷凝法、物理吸附法和紫外光(催化)降解法等。冷凝法受污染物性质影响,对于低沸点化合物去除较为有效,但对于高沸点化合物去除效果较差,且耗能高;物理吸附法效果好,但吸附材料吸附容量有限,饱和即失效;紫外光降解法简单高效,但能耗较高。
紫外光催化降解多利用TiO2等做催化剂,它可以去除大多数有机物,且能同时起到杀灭细菌、病毒的效果,但存在光激发产生的电子与空穴非常容易复合,量子效率低,只能被紫外光激发,而对占到达地面太阳光总能量绝大部分的可见光不能利用等问题。目前,研究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解决此问题:1)修饰和改性TiO2,提高空穴-电子的分离及移动速度,改善其光催化活性,扩展其有效光频率响应范围,提高太阳光的利用效率;2)开发新型光催化剂,使其具有高的光催化活性,且能在更大的光谱范围内被激活。
多元复合金属氧化物具有多样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响应可见光激发的能带结构和高的光生载流子移动性,被作为潜在的高效光催化材料得到了广泛研究。钛酸铋化合物即属于这类化合物,它由Bi2O3和TiO2复合而成,具有多种晶相结构,可形成Bi4Ti3O12、Bi2Ti207、Bi2Ti4O11、Bi12TiO20、Bi20TiO32等一系列化合物,通称为钛酸铋化合物。目前,文献报道制备钛酸铋光催化剂主要采用化学溶剂分解法和水热法。研究显示两类方法制得的钛酸铋均具有较宽的光谱效应范围,尤其是Bi12TiO20,其吸收光谱范围相对已商业化的P-25(TiO2)催化剂可红移120~130nm,催化剂颗粒光谱吸收边值超过500nm,显示了在可见光区进行光催化反应的能力,目前已有用于甲基橙等污染物降解的相关报道,但尚无报道用于苯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另一方面,分散型的光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气阻大、不宜回收、易中毒等缺点,将催化剂负载在基体材料上进行光催化反应,不仅可以实现有机物的高效去除,而且回收方便,便于进行再生。负载基体材料可以是金属片(板)、玻璃片(板)、硅胶、玻璃珠等,其中用玻璃珠负载基体具有材料简单易得、成本低、易填装使用和回收等优点,在光催化净化技术实际应用方面有开发潜力。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考虑,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型宽光谱光催化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利用所制得的光催化剂降解气态苯的用途。该方法可以既保持光催化剂降解能力强,效率高的优点,又可以克服其阻力大、不易回收利用的不足,并实现气态苯的高效去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负载型光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1)玻璃珠预处理
将待处理的直径为0.3~0.5cm的玻璃珠浸没于质量浓度为4%的氢氟酸溶液中,在40W功率下超声2小时后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再用无水乙醇超声处理15分钟后烘干称重备用;
2)催化剂前体溶液制备
将29.1g五水硝酸铋加入至50ml冰乙酸中完全溶解后,加入80ml乙二醇单甲酯调节溶液的表面张力,充分混合均匀后,再加入5ml乙酰丙酮作螯合剂以使溶液稳定,最后加入钛酸四丁酯1.65g,剧烈搅拌1小时后,经0.2μm滤膜过滤获得清澈的淡黄色催化剂前体溶液;
3)催化剂负载
将步骤1)所得的玻璃珠浸没于步骤2)所得的催化剂前体溶液中10分钟后迅速烘干,所述的烘干条件为250℃,20分钟,重复步骤3)所述的浸渍-烘干过程3次以上,然后将玻璃珠加热,按5℃/分钟的速率升温至550℃后保持30分钟,冷却后即得负载型钛酸铋光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民族学院,未经大连民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47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