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ET驱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3786.6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8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倪耀东;杨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埃登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67/00;C08L71/00;C08L23/00;C08K5/134;C08K5/526;C08K5/3492;C08K5/13;C08J3/22;B29C47/9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et 高分子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ET趋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趋螨高分子材料可抑制和杀死附着的尘螨、革螨、恙螨、蠕形螨等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居室、卫生洁具、日用品、公共设施、服装、工业滤材等领域。但是无论是以欧美为代表采用有机抗菌的材料还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无机纳米抗菌材料,通过其制备工艺和流程制备出来的趋螨高分子材料,都或多或少存在抗菌剂溶出,危及人体安全以及抗菌效果难以持久等缺陷,无法满足对抗微生物材料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类无溶出,具有高效广谱抗菌抗实病毒效果的PET趋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PET趋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用氨类低聚物已二胺的低聚物与PET接枝,再与胍盐聚六亚双胍盐或者盐酸聚六甲基胍接枝制备抗菌母粒;
(2)对制备的抗菌母粒进行除湿处理;
(3) 按配方称取原料,搅拌均匀;
(4)利用双螺杆机出造粒。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份组成: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92.9~96.3%;
抗氧化剂:0.1~0.3%; 成核剂:0.3~1%;
润滑剂: 0.3~0.8%; 抗菌剂:3~5%;
抗氧剂选用四[β-(3,5-二叔丁基-4-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1,3,5-三(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2,6-二-三级丁基-4-甲基酚其中的一种或两种;
成核剂是选择高分子化合物聚脂,聚乙二醇,聚烯烃中一种;
润滑剂选用聚乙烯低分子蜡、氧化聚乙烯、硬脂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
抗菌剂是用氨类低聚物已二胺的低聚物和胍盐聚六亚双胍盐或者盐酸聚六甲基胍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上接枝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双螺杆机的生产工艺参数如下:
温度:220~230℃
模头:250℃
主机电流控制:90~110A
熔体压力:1~2mpa
熔体温度:200~210℃
主机转速:400~2430RPM
投料转速:5~10RPM
真空压力:0.6~0.8 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PET趋螨高分子材料具有高效广谱抗菌抗实病毒的效果,效果持久,性能优良,对人体有极为安全,并且易于加工,物美价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以重量份为100kg的PET趋螨高分子材料为列。
实施例一:一种PET趋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用氨类低聚物已二胺的低聚物与PET接枝,再与胍盐聚六亚双胍盐接枝制备抗菌母粒;
(2)对制备的抗菌母粒进行除湿处理;
(3) 按配方称取原料,搅拌均匀;
(4)利用双螺杆机出造粒;
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92.9kg;抗氧化剂:0.3kg; 成核剂:1kg;润滑剂: 0.8kg;抗菌剂:5kg,将所取原料搅拌均匀,然后将双螺杆机的生产参数设定为:温度:220℃;模头:250℃;主机电流控制:90A;熔体压力:1mpa;熔体温度:200℃;主机转速:400RPM;投料转速:5RPM;真空压力:0.6 mpa;最后利用双螺杆机出造粒。
实施例二:
一种PET趋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用氨类低聚物已二胺的低聚物与PET接枝,再与胍盐聚六亚双胍盐接枝制备抗菌母粒;
(2)对制备的抗菌母粒进行除湿处理;
(3) 按配方称取原料,搅拌均匀;
(4)利用双螺杆机出造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埃登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埃登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37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纺纱机摇架上销
- 下一篇:一种共挤出高压电缆护套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