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捷式通信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3321.0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9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熊志才;唐明桃;熊晓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5/02 | 分类号: | E04H5/02;E04B1/34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赵芳;徐关寿 |
地址: | 311225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捷 通信 基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快捷式通信基站。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发展到第三代数据业务阶段,各大运营上开展着网络质量的大比拼,在目前的技术蜂窝网络覆盖主要采用为增补或扩容基站的方式进行补充。基站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建设固定基站,这类基站采用钢、混凝土等传统铁塔将移动通信用天线抬升至一定高度,采用混凝土或轻型钢结构建设容纳设备的机房,铁塔机房配套形成整个基站,这种建设模式即使部分工序并列进行整个工期也长达一个月左右,难以适应通信运营商的建站要求,同时地面建设在土地资源有限前提下基站需要征用大量土地进行建设,更增加了建设难度。另外一种方式是车载式设备,在车厢上安装机房和升降的铁塔形成整个基站,但移动通信车具有购置和运行成本昂贵,天线挂高也有限及不能长期野外无人看守使用等缺点,主要应用于临时应急基站。以上两种方式无法满足具有机动性和长久性基站建设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固定式通信基站存在占地大、搭建久和移动通信车存在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占地小、搭建方便、运输方便的快捷式通信基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快捷式通信基站,包括通信机房、天线升降杆、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机房、天线升降杆、通信设备均固定安装在钢骨底盘架上,所述钢骨底盘架上连接有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包括隐藏铰接在钢骨底盘架四角上的支腿套,所述支腿套内铰接有可拉出翻转成与支腿套成90°角设置的支腿,所述支腿是可伸缩的支腿。
进一步,所述支腿套内设有滚动支腿轨道,所述支腿的外壁上安装有与滚动支腿轨道配合的滚动轴承。
进一步,所述支腿套与支腿、钢骨底盘架均通过销轴连接。
本发明使用时,将本发明所述的快捷式通信基站安装到运输货车上,通过运输货车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到指定位置后,将隐藏在钢骨底盘架内的支腿套通过人力、液压或电动方式绕相应的销轴往外旋转90°,并与钢骨底盘架固定连接;再将支腿沿支腿套侧壁的滚动支腿轨道拉出,并绕相应的销轴向下旋转90°,再与支腿套固定连接;支腿可通过人力、液压或电动方式在垂直方向作上升运动,使钢骨底盘架及安装在其上的通信机房、天线升降杆、通信设备与运输货车脱离,运输货车可从钢骨底盘架下方便移出;运输货车移出后,支腿下降,使钢骨底盘架及安装在其上的通信机房、天线升降杆、通信设备的重心下移到设计制定的高度,再将天线升降杆升起,本发明所述的快捷式通信基站就开通运作。
本发明所述的钢骨底盘架能够提供满足安装在其上的天线升降杆、通信机房的荷载需求,能够在其荷载的作用下保证足够的强度及刚度;所述的天线升降杆能够将通信用天线抬高至网络需求高度,通信杆可以为高度定长的钢杆也可以为高度可以自由变化的通信杆;所述的通信机房至少具有能容纳满足信号处理设备的空间;所述的支腿套及支腿能够将基站整体抬升至一个高于运输工具货厢的高度,同时能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足以承载整个基站的重量;本发明所述的快捷式通信基站整体能够完成无线信号的传输和转化,具有独立工作的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基站形成一个仅须一辆运输货车(核载5t)就可以快速移动、快速搬迁且无需借助任何其他外在工具的通信基站,使其结构合理、紧凑,使用方便、可靠,节约土地资源,能在很短的时间(一小时)内完成通信基站部署和测试。
(2)支腿套的侧壁设置了滚动支腿轨道,确保支腿外侧的滚动轴承沿着其灵活顺畅移动,不产生阻滞或卡阻现象,可有效减少了基站支腿展开和收缩耗用时间,提高建站及其收站搬迁的效率。
(3)在不使用时,支腿套和支腿均掩藏设置在钢骨底盘架内,减少了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初始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初始状态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支腿套往外旋转后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支腿拉出后的左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支腿向下旋转后的左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支腿顶升后的左视图。
图8是本发明工作状态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电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33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