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真空管断头取出方法与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2222.0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0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余静远;胡本波;李忠梅;郑正;朱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真空管 断头 取出 方法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拆卸方法及其拆卸工具,更具体的说,涉及汽车助力器壳体与制动真空管的断头取出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取出断头的工具。
背景技术
汽车的助力器与真空管之间的密封性要求很高,通常依靠真空管接头和助力器壳体密封圈的过盈配合与楔形结构来实现,这种结构可靠但拔脱力非常大,维修真空助力器或更换真空管时需要将两者分离,真空管接头材料为塑料拆卸时受力不均匀易造成管接头折断,断头必须取出,若落入空腔内会引起助力器的失效,造成制动踏板沉重及失灵等一系列高风险故障。目前,没有专用的拆除工具,修理拆除真空管过程中常出现断头无法取出或者落入助力器空腔内,此时需要将助力器整体拆除,再通过人工摇晃将折断的接头取出,由此带来了拆除前舱关联件及制动排气等额外工作,费时费力,提高了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将真空管从汽车助力器上拆除后,够便捷的取下制动真空管断头的方法和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制动器真空断头取出方法,该方法是使用取出工具夹持住断头之后将断头推入真空助力器壳体空腔内,以避免断头掉入空腔内,再利用取出工具与密封圈之间的间隙取下密封圈,之后拿出工具并取下断头,最后将密封圈装回原处。
制动真空管断头取出工具,该工具的管状操作杆一端设有膨胀头,动力轴置于操作杆内,其设有外螺纹段的一端伸出操作杆并与设于操作杆另一端的手紧螺母螺纹连接,拉杆设于操作杆和膨胀头的空腔内,其一端连接动力轴,另一端连接膨胀头外端的楔形环,所述的动力轴设有轴向的限位槽,所述的操作杆设有凸出内壁并与限位槽相配合的周向限位销。
该工具设有可更换的不同外径尺寸的选用膨胀头。
所述的拉杆与膨胀头或选用膨胀头,以及与楔形环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所述的膨胀头的外径小于真空管断头内径,所述的操作杆外径大于真空管断头内径而小于助力器壳体上密封圈的内径。
所述的膨胀头外壁设有凸台,其所在圆周的直径大于真空管断头内径而小于助力器壳体上密封圈的内径,所述的膨胀头的外径小于真空管断头内径。
所述的楔形环呈圆锥台状,直径较小一端与拉杆连接,直径较大一端的外侧设有凸出楔形环边缘用于限位的轴肩。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工具和方法可以快捷的拆除真空管而避免断头的残留,省时省力,同时也避免了应助力器不必要的拆除而造成的制动系统可靠性的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制动真空管断头取出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制动真空管断头取出工具工作状态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操作杆;2、动力轴;3手紧螺母;4、周向限位销;5、拉杆;6、膨胀头;7、楔形环;8、断头;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可知,断头取出工具包括操作杆1、动力轴2、手紧螺母3、周向限位销4、拉杆5、膨胀头6和楔形环7,其中操作杆1为管状结构,一端设有膨胀头6,另一端设有收手紧螺母3,膨胀头6由连接固定端和膨胀端组成,连接固定端设有外螺纹,用于与操作杆1螺纹连接且方便更换,膨胀端由三或四瓣具有弹性的弧面构成,可以受压胀开,增大外径。动力轴2为外径小于操作杆1内径的柱体,并放置于操作杆1内部,其设有螺纹段的一端伸出操作杆1与手紧螺母3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拉杆5连接,通常设有空腔,且空腔内设有内螺纹,用于与拉杆5螺纹连接,在动力轴2的外表面设有轴向的限位槽,该槽体与凸出操作杆1内壁的周向限位销4相配合,从而使动力轴只能做轴向转动,而无法转动,周向定位销4安装时,可以在操作杆1上设置安装孔,周向定位销4与安装孔过盈配合,将周向定位销4插入安装孔而从操作杆1内壁凸出即完成装配。拉杆5设置于过操作杆1和膨胀头6的空腔内,其一端固定于动力轴2上,另一端与膨胀头6外端的楔形环7连接,该楔形环7的外径大于膨胀头6的内径,由此,转动手紧螺母3,由于周向限位销4的限位固定作用,使动力轴2只能轴向位移,从而带动拉杆5及拉杆5上的楔形环7轴向运动,楔形环7进入或离开膨胀头6膨胀端,使膨胀头6发生变形胀大或者缩回常态,改变膨胀头6外端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22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导热管抽真空同步封装设备
- 下一篇:游戏机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