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挂导向臂导储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2052.6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1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征;王东亮;郭晓燕;施睿;崔勇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导向 储油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悬挂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式越野车辆悬挂导向臂导储油机构。
背景技术:
悬挂导向臂承担着使车轮按一定轨迹相对于车架和车身跳动的任务,同时还起传力的作用。导向臂相对车架或车身运动时,其润滑状况十分重要,如果润滑不足,会造成导向臂与销轴之间磨损过快,产生异响、干磨等问题,严重时会损坏销轴或导向臂。一般车辆中导向臂处多采用自润滑轴承,在越野车辆中,由于行驶环境较为恶劣,采用自润滑的形式不能满足要求。为解决导向臂的润滑问题,某些轮式越野车辆上采用了导油机构,但机构不具备油功能,需要频繁注油。为改善润滑状况,满足轮式越野车辆的使用要求,必须重新设计一种储油空间较大的导储油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挂导向臂导储油机构,销轴和支承座总成配合形成一个储油腔,销轴两端铣有储油平面,增大了储油空间,能满足悬挂导向臂的润滑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悬挂导向臂导储油机构,该机构包括导向臂、销轴及支承座总成,支承座总成包括支承座以及其内部设置的石墨轴承,所述支承座轴向方向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石墨轴承从所述支承座的开口端进入,所述支承座与石墨轴承之间过盈配合;所述销轴一端设置有导向臂,所述销轴另一端设置在石墨轴承内,在所述支承座开口端的末端所述销轴与石墨轴承间隙配合,从所述支承座开口端的末端到支承座的封闭端之间所述销轴的外表面与石墨轴承内表面形成一个环形储油腔。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悬挂导向臂导储油机构技术方案中,所述销轴与导向臂焊接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优选的一种悬挂导向臂导储油机构技术方案中,所述销轴与导向臂采用过盈配合。
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优选的一种悬挂导向臂导储油机构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储油腔内的销轴径向两端上各铣有一个储油平面。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悬挂导向臂导储油机构技术方案中,所述石墨轴承内有环形沟槽,所述环形沟槽设有O型圈。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悬挂导向臂导储油机构技术方案中,所述石墨轴承上设有油孔,所述油孔的轴线垂直于石墨轴承的轴线,所述支承座上设有与石墨轴承内的油孔相对应的孔。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悬挂导向臂导储油机构技术方案中,所述石墨轴承及支承座上设有油塞,所述油塞依次穿过支承座上的孔和石墨轴承的油孔并密封固定。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悬挂导向臂导储油机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承座封闭端端面中心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石墨轴承的轴心线重合,所述通孔内设有油杯。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悬挂导向臂导储油机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承座封闭端端面有两个以石墨轴承的轴心为中心对称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平行于石墨轴承的轴线,所述通孔内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直径不大于石墨轴承外圆环的厚度,所述螺栓从石墨轴承轴向方向刚好作用在所述石墨轴承外圆环端面上。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悬挂导向臂导储油机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承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车体上,所述导向臂通过球头销与车轮总成相连。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得到的有益效果是:
发明的悬挂导向臂导储油机构,利用销轴端部的平面和支承座总成配合形成较大的储油空间,形成了石墨油脂混合润滑方式,大大改善了润滑效果;而且结构简单,加工、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可靠性高;悬挂导向臂导储油机构可用于轮式越野车辆,也可用于工程车辆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悬挂导向臂导储油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悬挂导向臂导储油机构中销轴主视图;
图3为一种悬挂导向臂导储油机构中销轴俯视图;
图4为一种悬挂导向臂导储油机构中石墨轴承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向臂,2-销轴,3-支承座,4-石墨轴承,5-螺栓,6-油杯,7-油塞,8-O型圈,9-沟槽,10-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2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