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衬底偏压技术的硅基功率器件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41746.8 | 申请日: | 2011-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2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琦;左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衬底 偏压 技术 功率 器件 结构 | ||
1.基于衬底偏压技术的硅基功率器件结构,包括有源层(4),外延层(8),衬底电极(9)和衬底层(11),其特征是,所述外延层(8)一侧与有源层(4)相连,另一侧与衬底层(11)相连;有源层(4)位于外延层(8)的上方,衬底电极区(13)与衬底层(1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衬底偏压技术的硅基功率器件结构,其特征是,衬底层(11)可采用低掺杂衬底,在衬底层背面离子注入形成衬底电极区(13),在衬底电极区(13)上制作金属电极(9);衬底层也可采用高掺杂衬底,可直接在衬底背面制作金属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衬底偏压技术的硅基功率器件结构,其特征是,衬底层(11)、外延层(8)和有源层(4)之间相邻层的杂质电荷类型相反,当衬底层(11)掺杂为n型时,外延层(8)掺杂为p型,有源层(4)为n型;当衬底层(11)掺杂为p型时,外延层(8)掺杂为n型,有源层(4)为p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衬底偏压技术的硅基功率器件结构,其特征是,衬底电极(9)上所加的偏置电压应保证衬底层(11)和外延层(8)所构成的pn结处于反偏状态,当衬底层(11)为n型时,衬底电压相对地为正电压;当衬底层(11)为p型时,衬底电压相对地为负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衬底偏压技术的埋层硅基功率器件结构,其特征是,在沟道区下方形成p型埋层(10),p型埋层(10)与沟道区(7)、外延层(8)和有源层(4)相连;p型埋层(10)的电荷类型与沟道区(7)的电荷类型相同,与外延层(8)的电荷类型相同,与有源层(4)的电荷类型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衬底偏压技术的D-RESURF硅基功率器件结构,其特征是,在有源层(4)中部形成表面离子注入区(10),表面离子注入区(10)的电荷类型与有源层(4)电荷类型相反;表面离子注入区(10)位于有源层(4)上表面,与有源层(4)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衬底偏压技术的硅基功率器件结构,可以结合功率器件表面终端技术形成多种器件结构,这样的终端技术包括:场限环技术、场板技术、RESURF技术、double RESURF技术、横向变掺杂技术和Superjunction结构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衬底偏压技术的硅基功率器件结构,包括通常功率器件的所有结构组成部分,其特征是,它还具有这样的器件包括:横向双扩散场效应晶体管、横向绝缘栅双极型功率晶体管、PN二极管和横向晶闸管等常见功率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衬底偏压技术的硅基功率器件结构,其特征是,器件的整体材料包括有源层、电极区、外延层,埋层和衬底层等,可以是硅,碳化硅,砷化镓或者锗硅,其导电类型可以是n型或p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17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