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经编织物定型、染色、固纱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41581.4 | 申请日: | 2011-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3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 发明(设计)人: | 严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宇立塑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C27/00 | 分类号: | D06C27/00;D06C3/06;D06C7/02;D06B15/00;D06M15/423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 地址: | 31441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物 定型 染色 工艺 | ||
1.稀经编织物定型、染色、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将稀经编织物由放卷装置放卷并由张紧装置张紧以初定型;
2)进入含浸槽中浸轧,其中含浸槽中溶液由去离子水、三聚氰胺树脂、水性染料,渗透剂组成;
3)在经纬向均施加一定张力的情况下进入烘箱内定型、染色、固纱;
4)由高温定型装置牵出后,进入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定型;
5)收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经编织物定型、染色、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聚氰胺树脂是去离子水重量的6%~15%,所述水性染料是去离子水重量的5%~10%,所述渗透剂是去离子水重量的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经编织物定型、染色、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包括三个呈“品”字形排列的张紧辊及张力检测辊,稀经编织物由放卷装置放出后从上侧张紧辊(21)顶部绕下经左侧张紧辊(22)底部再由右侧张力检测辊(23)顶部绕出,所述张紧辊上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可控制加热温度为70℃~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经编织物定型、染色、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张力检测辊处设有检测织物经向张力的张力传感器(9),所述上侧张紧辊(21)及左侧张紧辊(22)由一变频器控制转速,变频器接收张力传感器信号并根据张力大小调整上侧张紧辊(21)及左侧张紧辊(22)的转速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稀经编织物定型、染色、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浸槽内设有一含浸辊(32),含浸辊底部位于含浸槽液面以下,稀经编织物从含浸槽底部绕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稀经编织物定型、染色、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浸槽左上方设有一传动辊(31),传动辊与张紧装置间设有两个平行的压辊,所述压辊低于所述右侧张紧辊及传动辊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稀经编织物定型、染色、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左右两侧设有夹持器(43)夹持稀经编织物确保烘箱内织物纬向的张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稀经编织物定型、染色、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装置为挤压所述稀经编织物的一对定型辊(5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稀经编织物定型、染色、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若干个依次平行排列的冷却辊(61),稀经编织物依次绕过冷却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稀经编织物定型、染色、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左方设有两只夹持辊(41),稀经编织物进入烘箱前夹持在两只夹持辊之间,所述烘箱右侧设有一只张力检测辊(42),所述张力检测辊处设有检测稀经编织物经向张力的张力传感器(9),所述定型装置(5)和冷却装置(6)各由一变频器控制转速,变频器接收张力传感器(9)信号并根据张力大小调整定型装置(5)及冷却装置(6)的转速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宇立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宇立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15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空中的士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连续隔热油管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