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喷油器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1574.4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4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少军;佟德辉;李大明;徐文俊;刘兴义;桑海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30 | 分类号: | F02D4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李辉 |
地址: | 26100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喷油器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喷油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喷油器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喷油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燃油喷射量的精密器件。通常,在给喷油器的电磁阀加电后,电磁阀并不会立即开启,而是存在一定的滞后。该滞后的时间与驱动电磁阀的增压电压或电流的上升速度有关,而该上升速度又涉及喷油器的电阻和电感等电子器件。
为了尽量消除上述的滞后,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直接把对喷油器的加电时间当作喷油时间,即,将开始对喷油器加驱动电压到停止对其加驱动电压的该段时间视为喷油时间,这样计算的喷油时间包括了实际上并未喷油的电磁阀开启时间。接着,通过对喷射提前角和加电时间的标定来补偿实际喷油时间,例如通过标定软件根据实际的效果在线修改电子控制单元(ECU)中的数据来实现补偿。
上述方法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当由于硬件老化或更换而造成电磁阀的开启时间发生变换时,该方法需要对提前角和加电时间进行重新标定,这就增大了喷射提前角和加电时间的标定工作量。其次,该方法没有考虑增压电压或电流的上升速度以及喷油器的老化问题。随着喷油次数的增加或者喷油器出现老化,增压电压的上升速度将会降低,由此造成电磁阀开启缓慢。在保持相同的喷油提前角和加电时间情况下,喷油器的喷油量必然减小。因此,如果不对喷油器的喷射提前角以及加电时间进行控制,将影响到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喷油器在多次喷射或老化而发生电磁阀开启时间滞后时,如何在没有增加额外的标定工作量的情况下实现对喷油器的每次喷射量的精确控制。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喷油器的方法,包括:
测量喷油器到达增压电压或增压电流的实际增压时间;
根据标定增压时间和所述实际增压时间来计算加电时间偏移量;
将所述加电时间偏移量转换为提前角偏移量;以及
基于标定提前角和所述提前角偏移量来计算实际提前角。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测量实际增压时间包括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模数转换通道来采集关于喷油器的增压电压或增压电流的数据。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将所述时间偏移量转换为提前角偏移量包括利用下式来计算得到提前角偏移量:
其中为提前角偏移量,n是发动机的转速,Δt是加电时间偏移量。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标定加电时间和所述加电时间偏移量来计算实际加电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喷油器的设备,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喷油器到达增压电压或增压电流的实际增压时间;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标定增压时间和所述实际增压时间来计算加电时间偏移量;
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加电时间偏移量转换为提前角偏移量;以及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标定提前角和所述提前角偏移量来计算实际提前角。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测量模块配置用于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模数转换通道来采集关于喷油器的增压电压或增压电流的数据。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转换模块配置用于利用下式来计算得到提前角偏移量:
其中为提前角偏移量,n是发动机的转速,Δt是加电时间偏移量。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三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标定加电时间和所述加电时间偏移量来计算实际加电时间。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和设备,通过测量实际增压时间,并且利用该实际增压时间获得加电时间偏移量,可以对ECU数据中的喷油提前角进行补偿,从而实现对喷射的精确控制。另外,通过对加电时间进行补偿,可以进一步实现对每次喷射油量的精确控制。由于本发明只需将得到的偏移量加到原标定的提前角和加电时间上,无需对原标定值进行修改,从而不会额外增加标定工作量。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及其他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控制喷油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控制喷油器的方法的详细流程图;以及
图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控制喷油器的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15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