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甲基-2-戊烯醛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1171.X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4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郑铁江;薛建军;马俊华;陆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百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百川化工(如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7/21 | 分类号: | C07C47/21;C07C45/74;C07C45/82;C07C45/78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戊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2-甲基-2-戊烯醛的制备方法,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甲基-2-戊烯醛又称3-乙基-2-甲基丙烯醛、α-甲基-β-乙基丙烯醛。英文名称是2-methyl-2-pentenal。常用作制备草莓酸原料的是反式2-甲基-2-戊烯醛,其CAS号为14250-96-5。
2-甲基-2-戊烯醛是合成草莓酸(2-甲基-2-戊烯酸)的重要中间体,而2-甲基-2-戊烯酸是一种具有草莓香味特征的食用香料,可用作各种需要草莓香型的食品添加剂。此外,草莓酸还能用于日化香精中,可制得逼真的、具有草莓香气或其他新鲜水果香气的日化香精。
关于2-甲基-2-戊烯醛的制备国内外几乎没有人申请发明专利。国内只有张红和杨辉荣在关于草莓酸合成方法的中国专利 ZL 99116149.1中顺便提到了用丙醛来合成2-甲基-2-丙烯醛,但是该发明专利并没有介绍该羟醛缩合反应的工艺条件。
国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零星的合成2-甲基-2-戊烯醛方面的报道,它是基于低分子量的羰基化合物的α-氢比较活泼的机理,由二分子的丙醛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羟醛缩合而合成的。
田如芬等人在1988年第1期的《香精香料化妆品》上发表了《草莓型水果香原料》一文,谈到了草莓酸的几种合成方法,其中的一种是由丙醛为起始原料,在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催化下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制得2-甲基-2-丙烯醛以后,再氧化为草莓酸。氢氧化钠水溶液是一种便宜可得的碱性催化剂。但是在碱性条件下,丙醛仅微溶于水,大部分丙醛浮在水层上,导致反应较难进行完全,产物的得率仅为80%左右。
张红等人于1998年在《食用香料草莓酸的合成进展》中介绍了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为催化剂,通过二分子丙醛自身的羟醛缩合反应来制备2-甲基-2-戊烯醛的工艺,要采用常压蒸馏,收集(125~140)℃的馏分,才能得到纯度较高的2-甲基-2-戊烯醛。由于2-甲基-2-戊烯醛常压下的沸点较高,要把它加热到140多度闪蒸出来,即使是常压蒸馏也是一个能耗很大的过程,直接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唐斯萍等人于2000年在《丙醛缩合制2-甲级-2-戊烯醛的研究》一文中提到对于丙醛的羟醛缩合反应,所使用的催化剂有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含SiO2和5%KCl),甘氨酸,Ca(OH)2, KOH/浮石等,但用它们做催化剂所得主要产物2-甲基-2-戊烯醛的产率都低于60%。该文同样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做催化剂,以苯为溶剂,考察了反应温度、溶剂用量、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时间和催化剂中溶质用量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但是由于苯的毒性很大,用其做溶剂实际上影响到了2-甲基-2-丙烯醛氧化后的草莓酸还能不能用于食品或医药行业。
唐斯萍等人于2001年在《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丙醛缩合制备2-甲基-2-戊烯醛》一文中提到了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作为催化剂存在着易腐蚀设备、产物不易分离的弊端,而改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且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用量较大。由于阴离子交换树脂较贵,所以该法的生产成本太高。该文中也提到了国外有人以镍络合物为催化剂来合成2-甲基-2-戊烯醛,但是产率不高,为90%。而且镍络合物催化剂的制备代价也是很高的。
张红等人于2005年在《2-甲基-2-戊烯酸的合成新工艺》一文中提出的也是以氢氧化钠水溶液作催化剂来合成2-甲基-2-戊烯醛,用乙醚来萃取水相中残留的2-甲基-2-戊烯醛,用MgSO4来干燥合并的油相,用精馏的办法来蒸除乙醚、提纯产品。由于该法要用到乙醚等易挥发、有麻醉性的有机溶剂,危险性较大,所以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是有问题的。
翁文等人于2007年在《K2CO3/Al2O3催化丙醛缩合制备2-甲基-2-戊烯醛》一文中用K2CO3负载于Al2O3上制得固体碱催化剂,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在三口烧瓶中进行丙醛的羟醛缩合反应。但是产物2-甲基-2-戊烯醛的产率仅为71.2%。
综上所述,目前以丙醛为原料来合成2-甲基-2-戊烯醛的催化剂大多采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存在着碱性条件下丙醛和水会分层、反应较难进行完全、丙醛沸点较低会部分挥发、产物的产率较低、碱溶液易腐蚀设备和要将沸点较高的产物闪蒸出来能耗很大等弊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百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百川化工(如皋)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百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百川化工(如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11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