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9943.6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9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倪士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士丹 |
主分类号: | A47J47/08 | 分类号: | A47J4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换装食用油的油壶。
背景技术
食用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日常生活中,食用油在我们炒菜做饭时必不可少,家家户户都会储备一定量的食用油。目前,在各大超市和卖场大量出售的食用油通常是五升容量的桶装油。这种桶装油体积大、重量比较重,使用的时候向外倾倒食用油并不方便,所以人们通常将里面的油分次分装入体积较小的油壶内使用,待油壶内的油使用完了再重新倒满。但是,在分装过程中,由于体积小的油壶的壶嘴比较细,所以在倾倒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食用油洒落的情况,造成了食用油的浪费。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为换装食用油带来方便的油壶。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油壶,包括壶体和壶盖,所述壶盖为包括细部和粗部并且两端开口的连通体,壶盖的纵截面为“凸”字形,细部顶端设有密封盖;所述壶体顶部设有壶嘴,壶嘴的直径大于细部的直径并且小于粗部的直径。
所述壶嘴的直径比细部的直径大1~3毫米,所述粗部的直径比壶嘴的直径大5~30毫米;作为优选,所述细部的直径为5毫米,所述壶嘴的直径为6.5毫米,所述粗部的直径为30毫米。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油壶,构思巧妙、结构独特,通过对其壶盖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壶盖既可以在平日起到密封作用,又可以在换装食用油时作为漏斗使用,从而避免倾倒食用油过程中出现食用油洒落的情况,避免食用油的浪费,给生活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油壶,包括壶体2和壶盖1,壶盖1为包括细部11和粗部12并且两端开口的连通体,壶盖1的纵截面为“凸”字形,细部11顶端设有密封盖4;壶体2顶部设有壶嘴3,壶嘴3的直径大于细部11的直径并且小于粗部12的直径。
具体来说,壶嘴3的直径比细部11的直径大1~3毫米,粗部12的直径比壶嘴2的直径大5~30毫米;本实施例中,细部11的直径为5毫米,壶嘴3的直径为6.5毫米,粗部12的直径为30毫米。
本发明的油壶在使用时,有两种不同的使用状态。
第一种状态是:当壶体2内装有食用油时,首先用密封盖4密封住细部11的顶端,然后将壶盖1扣盖于壶体2上(此时细部11位于粗部12的上方),如图1所示,壶盖1遮盖住壶嘴2,外界灰尘不会落入油壶中。当需要使用油品时,只要取下壶盖1,拿起壶体2,将食用油从壶体2中通过壶嘴3倒即可。使用完毕后,再将壶盖1扣盖于壶体2上,避免外界灰尘的进入。
第二种状态是:当壶体2中的食用油全部用完,需要将桶装油内的食用油倒入油壶时,首先将密封盖4打开,然后取下壶盖1并将其在竖直方向做180°翻转,此时细部11位于粗部12的下方,壶盖1呈上粗下细的漏斗状,如图2所示。因为细部11的直径小于壶嘴3的直径,所以可以将细部11插入壶嘴3中;然后,把桶装油内的食用油通过壶盖1倒入壶体2中,食用油先进入粗部11,因为粗部11的口径比较大,所以不会出现食用油洒落的情况,可以有效避免食用油的浪费;最后,待油壶1内装满食用油,将壶盖1取出并将其在竖直方向做180°翻转,此时细部11位于粗部12的上方,将壶盖1扣盖于壶体1上面,盖上密封盖4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士丹,未经倪士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99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语音识别终端
- 下一篇:一种特高压电网配套电容器用粗化膜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