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酸性β-甘露聚糖酶基因改造及其工程菌的构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9715.9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郭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诺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42 | 分类号: | C12N9/42;C12N15/56;C12N15/81;C12N1/19;A23K1/165;C12R1/685;C12R1/66;C12R1/8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槐 |
地址: | 25160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性 甘露 聚糖 基因 改造 及其 工程 构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β-甘露聚糖酶基因改造、合成、拼接及含有此基因的工程菌构建,特别是一种真菌酸性β-甘露聚糖酶全基因及其高效表达工程菌的构建。
背景技术
β-甘露聚糖酶已从不同来源的生物中分离,有植物(如西红柿的种子和果实)、低等动物(如蓝贻贝 Mytilus deulis)和微生物(Millward-Sadler, et al. Microbiol. Lett. 141,183-188)。其中微生物是产β-甘露聚糖酶的重要来源,已报道的有芽孢杆菌、气单孢菌、黄单孢菌、梭孢菌、青霉、木霉和链霉等(Braithwaite, et al., Biochem. J, 305:1005-1010, 1995; Duffaud, et al., Appl Environ Microbiol, 63(1): 169-177,1997; Reese and Shibata, Can J Microbiol, 11 :167-183,1965 ; Akino, et al., Appl. Microbial Biotech, 26:323-327,1987)。
目前,国内外对于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和开发集中在细菌产生的碱性和中性β-甘露聚糖酶方面,JP-A-03047076公开了由一种芽孢杆菌得到的β-甘露聚糖酶,具有分子量37±3 kDa,最适pH 8-10,pI 5.3-5.4;JP-A-08051975公开了来自嗜碱性芽孢杆菌AM-001的几种碱性β-甘露聚糖酶,其具有分子量43±3 kDa和57±3 kDa,最适pH 8-10;W097/11164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漂白纸浆和纸张,来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纯化甘露聚糖酶及其制备方法;ZL200510103125.8公开了一种来自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β-甘露聚糖酶基因序列及其工程菌的构建,可用于甘露寡糖的制备;ZL01128868.x公开了一种中性甘露聚糖酶,该酶在摇瓶水平上表达酶活性为307 IU/mL。
不同微生物所产的甘露聚糖酶在分子量、最适催化温度、最适pH、底物特异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真菌产甘露聚糖酶作用偏酸性,而细菌和放线菌产甘露聚糖酶作用的pH近中性或偏碱性,但稳定性较好。目前甘露聚糖酶的生产主要采用细菌或芽孢杆菌的液体发酵法,主要缺点是需要底物诱导,且发酵工艺复杂,成本高,产率低,酶活性低且所产中性酶不适于酸性作用环境。而在饲料中应用的甘露聚糖酶,需要在酸性条件下具有高活性(表1),因此酸性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与开发在饲料工业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表1 β -甘露聚糖酶在动物体内的作用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酸性耐热β-甘露聚糖酶。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提供酸性耐热β-甘露聚糖酶的全基因。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产酸性耐热β-甘露聚糖酶的工程菌株。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酸性耐热β-甘露聚糖酶的表达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诺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诺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97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承压性集热器板芯及多材复合制作工艺
- 下一篇:利用污泥制造建筑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