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脱水污泥酵制园林营养土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9273.8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3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郭蔚华;先旭东;刘娜娜;包兵;胡艳艳;何冰;陈祥;刘云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水 污泥 园林 营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脱水污泥进行好氧-厌氧交替法酵制园林营养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脱水污泥主要是指污水厂中经过脱水设备处理的、含水率80%左右的污泥,含有大量有机物、微生物和致病菌等,并有臭味。现有技术中,处理脱水污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填埋法、焚烧法、好氧发酵法、厌氧好氧法、热干化法等,但其存在的问题是填埋法占地大、场地技术要求高、造成二次污染;焚烧法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大气、投资大、能耗高;热干化法成本较高;发酵法可用于污泥堆肥生产,但处理规模有限。现有的污泥发酵过程通常采用菇包、粉碎的秸秆,粉碎的枯枝落叶、木屑等与污泥进行混合后,然后进行发酵。将脱水污泥用来酵制园林营养土,需要达到无害化、营养化、腐殖化(简称三化)的要求;其无害化是指发酵后的污泥中大肠菌群低于100个/g,营养化是指发酵后的污泥中有效氮≥0.12g·kg-1、有效磷≥0.03g·kg-1,腐殖化是指发酵后的污泥中腐殖质含量≥10g·kg-1。常规的污泥发酵有好氧、厌氧两种方法,好氧法污泥升温高、升温快,杀灭大肠菌群效果好,但有机质矿化程度高,难以保证发酵污泥的营养化和腐殖化;厌氧法升温低、升温慢,杀灭大肠菌群效果差,但有机质矿化程度低,较之好氧法发酵污泥营养化和腐殖化程度较高。但是,单纯的好氧法和厌氧法均难以实现污泥酵制园林营养土满足“三化”的目标。
目前,国内外虽有污泥交替发酵研究,但以通气、停气的控制,而非氧浓度的控制来实现好、厌氧的交替发酵,更没有有针对性的解决污泥酵制园林营养土的无害化、营养化、腐殖化的问题,因此,急需一种更好的发酵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了脱水污泥酵制园林营养土的无害化、营养化、腐殖化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酵制效果好的利用好氧-厌氧交替法将脱水污泥酵制成园林营养土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用脱水污泥酵制园林营养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脱水污泥的发酵:
A、污泥处理:取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通过自然摊晾的方式使含水率下降为75%;
B、菇包处理:将蘑菇种植后剩下的袋状基质废料进行粉碎,得到粉碎菇包;
C、制备菌种土:将上述A步处理的污泥与上述B步处理的的粉碎菇包按体积比1:1的方式进行混合后,喷洒复合发酵菌种液,混匀后进行好氧发酵,发酵温度50℃~70℃,时间维持5~7天,得到菌种土;
D、配制发酵物料:将上述A步处理的污泥与上述B步处理的粉碎菇包和C步得到的菌种土按体积比为1:1:1的方式混匀,得到含水率为60~65%发酵物料;
2)装发酵物料:
将步骤1)中配制的发酵物料装入发酵装置中,松紧自然,当所装发酵物料的的体积为发酵装置容积的4/5~5/6时,停止装料,盖上发酵装置的桶盖;
3)酵制园林营养土:
采用好氧-厌氧交替法将步骤2)的发酵物料酵制成园林营养土,所述好氧-厌氧交替法中好氧-厌氧交替的次数为三次,每次好氧-厌氧交替的步骤为:
①好氧,即先通气,时间为5min,通气量为1.4~2.8m3·(h·t)-1;再停气,时间为30min;重复上述操作5天;
再厌氧:停止通气3天。
进一步,步骤1)C步中,所述复合发酵菌种液为放线菌、细菌、真菌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发酵菌种液。
进一步,步骤1)C步中,所述好氧发酵采用在发酵槽内用机器翻堆的方式在空气中进行发酵,按照发酵温度的不同,每天翻堆1~4次,发酵温度50~70℃维持5~7天。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的好氧期的气态氧的体积百分浓度为5%~21%;厌氧期的气态氧的体积百分浓度为<5%。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三次好氧-厌氧交替的使用,使得酵制的营养土达到了无害化、营养化、腐殖化的园林用土要求,其不仅满足了我国园林用土得巨大市场需求,而且有助于城市污泥资源的规模化处理,实现废物的再利用,从而对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92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提水的流水孵化装置
- 下一篇:织布机卷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