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8829.1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8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统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G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无机 复混肥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农业用肥料一种为化工原料肥,一种为有机肥。其中化工原料肥的缺点:长期使用会产生土质板结现象,影响作物生长,造成逐年减产。有机肥料缺点:养分不足,满足不了农作物生长需求,影响作物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养分且可养护土壤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农作物废弃物、腐植酸、动物排泄物,混合发酵后做放置静养处理;
b、将上述静养处理后的物料进行筛分,在过筛后的物料中加入辅助元素、化学原料肥进行混合搅拌处理。
按照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得到了一种有机含量达20%,N、P、K总含量达30%,该肥料可做底肥或施肥使用,充分满足各种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其不板结土壤,对土壤的养护起到保健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取农作物废弃物、腐植酸、动物排泄物,混合发酵后做放置静养处理,这里的农作物废弃物包括秸秆、豆粕、糠饼等一切可使用的废弃类物质,动物排泄物主要包括动物尿液、鸡鸭粪等,上述混合物经发酵后富含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元素和生物活性成分,静养处理过程中的物料会出现逐渐发白现象,有机物由不稳定状态转变为稳定的腐殖质物质。b、将上述静养处理后的物料进行筛分,即将原料中的大颗粒如石子,块状硬物等物进行剔除,在过筛后的物料中加入辅助元素、化学原料肥进行混合搅拌处理,其中辅助元素包括富含硼铜锌铁的微量元素,富含钙镁硫的中量元素,富含氮磷钾的大量元素,其可以根据农作物生长特性需求选择合适的辅助元素与原料混合物进行复配。
对混合搅拌处理后的物料进行造粒,气流干燥、冷却处理,然后对物料表层进行喷涂处理。造粒后其便于在种子播种时一起投入进行基肥。对颗粒进行喷涂处理,对防止颗粒破碎以及产品的储存均有利,同时还可以设定产品的颜色并增加产品的光泽感。
对所述冷却处理后物料进行筛分处理。这样就可以将造粒时所产生的不完整的,尺寸不满足要求的颗粒进行剔除。
对所述喷涂处理后的产品进行再次筛分处理。从而进一步确保产品尺寸要求,提高产品品质。
所述的农作物废弃物、腐植酸、动物排泄物混合物经放置静养处理后的总量与化学原料肥的质量比为1∶1。该比例要求下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其有机含量和N、P、K总含量均能达到国家标准,从而满足作物生长时对不同元素的需求。
所述造粒工序包括两次造粒,分别为转鼓造粒和圆盘造粒。转鼓造粒时选用转鼓造粒机,通过一定量的水或蒸汽,使肥料在筒体内调湿后充分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液相条件下,借助筒体的旋转运动,使物料粒子间产生挤压力团聚成球。圆盘造粒产品颗粒均匀,具有良好的自动分级能力,能控制溶液使其喷洒在细颗粒上,故成粒效率高。
气流干燥温度为300℃。
转鼓造粒时通入蒸汽温度为400℃。这样才可以将肥料调湿并做充分化学反应,便于造粒成型。
实施例1
取农作物废弃物、腐植酸、动物排泄物,混合发酵后做放置静养处理。
然后对上述物料进行筛分,在过筛后的物料中加入辅助元素、化学原料肥进行混合搅拌处理,其中农作物废弃物、腐植酸、动物排泄物混合物经放置静养处理后的总量与化学原料肥的质量比为1∶1。
利用400℃的蒸汽对混合搅拌处理后的物料进行转鼓造粒,接着进行圆盘造粒,再在300℃下进行气流干燥,干燥后进行冷却、筛分处理,最后对筛分后物料表层进行喷涂处理,喷涂处理后的物料进行再次筛分处理得到最终产品。
以上产品经检测,有机含量达20%,N、P、K总含量达30%,符合国家标准。该肥料可做底肥或施肥使用,充分满足各种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其不板结土壤,对土壤的养护起到保健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统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统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8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