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频电热焊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8161.0 | 申请日: | 201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3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耿云有;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胜安制冷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3/01 | 分类号: | B23K1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李赞坚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电热 焊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设备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高频电热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储液器或分离器的进出气管为了节省原材料成本,一般会采用钢管、铁管或黄铜管替代部分铜管,而用钢管、铁管或黄铜管等与铜管焊接方式有两种:1、钎焊炉焊接;使用电力(钎焊炉常规储液器生产设备90kw/小时)、氨气、氧气、冷却水,银焊环,涂抹助焊剂进行焊接;2、火焰焊接:使用氧气、乙炔或丙烷、液化气,铜焊丝,涂抹助焊剂进行焊接。上述两种焊接方法存在成本高,污染大不环保以及效率低,对焊接工人依赖大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频电热焊接装置,不仅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安全环保,而且操作简单,减少对人工依赖,提高焊接效率。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高频电热焊接装置,包括高频电热焊接机和焊管支架,所述高频电热焊接机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焊管支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固定模具,焊管固定在所述固定模具内,焊管的焊接部位放置在所述感应线圈的内加热。
较优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套筒和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套接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升降杆在所述套筒内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杆的顶端设置有所述固定模具。
较优地,所述固定模具包括夹板,所述夹板上设置有所述弹性件,所述固定模具通过所述弹性件挤压固定焊管。
较优地,所述焊管支架设置有放置焊环的摆放盘。
较优地,所述摆放盘内装有环保焊膏。
较优地,所述高频电热焊接装置还包括脚踏开关,所述脚踏开关与所述高频电热焊接机连接。
较优地,所述高频电热焊接装置还包括时间控制器,所述时间控制器与所述高频电热焊接机连接。
较优地,所述高频电热焊接机采用自来水循环冷却。
本发明提供的高频电热焊接装置,包括高频电热焊接机和焊管支架,所述高频电热焊接机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焊管支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固定模具,焊管固定在所述固定模具内,焊管的焊接部位放置在所述感应线圈的内加热。本发明提供的高频电热焊接装置在使用时,焊管固定在所述固定模具内,焊管的焊接部位放置在所述感应线圈的内加热,等到焊环开始熔化时,焊管中心点如有偏移,右手轻微校正,焊接完成后焊管用右手取出,左手把待焊管放入固定模具内,取出焊好的焊管件自检有无不良,并分类摆放,以此循环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高频电热焊接装置,铜管电热焊接取代现有的焊接方式,不仅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安全环保,而且操作简单,减少对人工依赖,提高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高频电热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中高频电热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中高频电热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发明中高频电热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本发明提供的高频电热焊接装置,包括高频电热焊接机1和焊管支架2,高频电热焊接机1设置有感应线圈3,焊管支架2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固定模具,焊管4固定在固定模具内,焊管4的焊接部位放置在感应线圈3的内加热。
固定模具包括夹板6,夹板6上设置有弹性件5,固定模具通过弹性件5挤压固定焊管4,弹性件5具有一定的伸缩空间,可以放置不同直径大小的焊管4。升降机构包括套筒8和升降杆7,升降杆7套接在套筒8内,升降杆7在套筒8内上下移动,升降杆7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模具,当焊管4的焊接长度不同或者焊接部位改变时,可以通过升降机构调整焊管4的高度。
焊管支架2设置有放置焊环的摆放盘9,摆放盘9内装有环保焊膏,用环保焊膏替代粉状助焊剂,可以具有更好的焊接效果。
高频电热焊接装置还包括脚踏开关10,脚踏开关10与高频电热焊接机1连接,便于操作人员脚踏控制开关。
高频电热焊接装置还包括时间控制器,时间控制器与高频电热焊接机1连接,可以无需操作人员时时关注焊接的情况,只需等待到焊管加热到一定时间即可取出,提交焊接效率,减少对操作人员技术性的依赖。
高频电热焊接机采用自来水循环冷却,自来水循环冷却包括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形成冷却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胜安制冷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胜安制冷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81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鼓刹改进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色价栀子红色素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