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变速器选换档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7862.2 | 申请日: | 201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鲍勇仲;马威;张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3/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变速器 换档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变速器换档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动汽车变速器选换档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手动变速器的换档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手动变速器选换档机构在进行5档换到4档的换档过程中多存在发卡、发涩的现象,致使换档不流畅,影响换档品质。如中国专利申请200810038700.4公开的一种手动变速器的选换档机构,包括选换档轴和换档拨叉,所述选换档轴上固定有可以拨动所述换档拨叉的换档拨头,所述选换档轴上还固定有一个凸轮,凸轮的顶部设有定位槽,还包括一个固定安装的定排销,所述定排销的端部与凸轮的顶部相接触。当换档拨头随选换档轴移动选档时,定排销正好在凸轮上的定位槽中滑动,以保证换档拨头能够准确地拨动换档拨叉,从而提高选换档操作的准确性。选换档轴的两端各通过一个密珠轴承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上,将选换档轴与变速器壳体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提高选换档操作的轻便性。该现有技术也仍然缺乏换档导向机构,存在选档时平顺性和准确性不够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换档导向的汽车变速器选换档机构,解决现有手动变速器选换挡机构在5档换到4档的过程中存在发卡、发涩的问题,保证了选档时平顺性和准确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变速器选换档机构,包括选换档轴以及与选换档轴顶部连接的换档臂总成和选档臂,所述的选换档轴上换档壳体下面顺次设有五倒档回位弹簧总成、五倒档互锁机构和换档指,所述的换档指一端设有用于拨动换档拨叉的换档拨头;所述的五倒档互锁机构包括铰接在五倒档互锁机构本体上的锁止板以及设置在五倒档互锁机构本体与锁止板之间的扭簧,所述的锁止板的端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的换档指上对应锁止板上的导向槽设置有锁止柱。
为了保证选档时平顺性和准确性,所述的换档指套装在互锁板内,所述的互锁板通过中部开设的孔套接在选换档轴上,所述的互锁板一侧铰接在换档壳体上的换档指锁销上。
优选的,所述的互锁板的形状为马蹄型。
为了保证换档的准备性及防止脱档,所述的换档指上换档拨头的相对端为凸轮,对应凸轮设置有换档指定位座。
为了便于控制变速箱腔内的气压,在所述的换档壳体上还设置有通气帽。
优选的,所述的选换档轴上对应倒车灯开关设置有倒车灯驱动块。
优选的,所述的换档臂总成包括换档臂和在换档臂一端设置的配重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在锁止板的端部开设有导向槽,在换档指上对应于锁止板设置有锁止柱。在进行5档换到4档时,通过导向槽对锁止柱导向,使其沿导向的轨迹运动换挡。整个运动轨迹曲线化,使换档更顺畅流利,避免换档过程中存在发卡、发涩的现象,影响换档品质。
进一步优点是,换档指背部与定位座定位配合,换档指背部设计质量较大,得到大的惯性量,起到很好的定位功能,使换档顺畅,降低换档时力的峰值。
更进一步优点是,互锁板形状设计刚性较好,通过锁销穿过小孔固定,使互锁板不能转动与其它相关件不存在接触碰撞,保证了选档时平顺性和准确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变速器选换档机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五倒档互锁机构与换档指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汽车变速器选换档机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五档换到四档导向轨迹示意图。
图中:1.换档臂、2.选档臂、3.配重块、4.通气帽、5.换档壳体、6.五倒档互锁机构本体、60.销子、61.锁止板、62.导向槽、63.扭簧、7.五倒档回位弹簧总成、8.换档指、80.固定孔、81.换档拨头、82.凸轮、83.锁止柱、9.换档指定位座、10.互锁板、11.换档指锁销、12.倒车灯驱动块、13.倒车灯开关、14.开口卡环、15.一二档回位弹簧、16.选换档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78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