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拼低驼峰式双向出水流道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7713.6 | 申请日: | 201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9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陆林广;徐磊;王刚;梁金栋;董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40 | 分类号: | F04D29/4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驼峰 双向 水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扬程泵装置,尤其涉及立式双向泵装置的出水流道,属于水力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低扬程立式双向泵装置是一种可以双向运行的泵装置型式,具有结构紧凑、配套水工建筑物少、土建投资省等优点,在沿江地区农业排灌、水资源调配、城镇防洪、水环境改善等方面应用广泛。
为便于水泵的安装检修,低扬程立式双向泵装置大多采用了抽芯式水泵结构和开敞式出水流道。但是,这种抽芯式水泵导叶体出口与开敞式出水流道之间没有衔接段,导致水流的动能来不及回收就进入空间较大的出水流道,动能损失较大。另外这种开敞式出水流道在出口水位较低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自由出流状态,导致水面波动大,产生较大的水力损失。双向泵站一般扬程较低,这些水力损失显著降低了泵装置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拼低驼峰式出水流道,可在以下两方面改善出水流道的水力性能、克服低扬程立式双向泵装置效率较低的缺陷:(1)使水泵导叶体与出水流道平顺衔接,达到水流有序转向和平缓扩散;(2)使出水流道出口淹没在最低水位以下,减少了出水流道的出口水力损失。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对拼低驼峰式双向出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出水流道由三通管和两个向下平缓弯曲流道连接构成,三通管的主管垂直向下,两个支管斜向上,三通管的主管口与导叶出口相连接,三通管的两个支管口分别与两个向下平缓弯曲流道的进口连接,两个向下平缓弯曲流道的出口断面的顶高程低于出口水池的最低水位。
所述双向出水流道的三通管由钢板制作成型,两个向下平缓弯曲流道由混凝土浇筑成型。
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构思新颖巧妙,使用效果好。三通管和两个向下平缓弯曲流道构成的双向出水流道,流道的形状为先向上弯曲再向下平缓弯曲,出口断面的顶高程低于出口水池的最低水位,充分利用低驼峰式出水流道水力损失显著小于开敞式出水流道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泵装置效率。由钢板制作成型的金属三通管为可吊装部件,保留了原立式泵机组抽芯式的安装方式,使水泵检修时仍能采用抽芯的方法,将三通管拆卸吊离,以便水泵的检修。本发明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面结构图;
图2是采用本发明的双向立式泵装置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开敞式出水流道的双向立式泵装置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三通管,2向下平缓弯曲流道,3泵轴,4导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对拼低驼峰式双向出水流道,双向出水流道由三通管1和两个向下平缓弯曲流道2构成,三通管的主管垂直向下,两个支管斜向上,三通管的主管口与导叶3出口相连接,三通管的两个支管口斜向上分别与两个向下平缓弯曲流道的进口连接。两个向下平缓弯曲流道的出口断面的顶高程低于出口水池的最低水位。三通管1和向下平缓弯曲流道构成的出水流道的形状为先向上弯曲再向下平缓弯曲。
施工时,两个向下平缓弯曲流道和泵房一起由混凝土浇筑成为整体,三通管采用钢板制作成型,在水泵过流部件及泵轴安装完毕后,将三通管吊入预留孔后形成完整的对拼低驼峰式双向出水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77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