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纸类包装盒快速打样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37669.9 | 申请日: | 2011-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6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 发明(设计)人: | 蒋树青;张永东;何丽花;宋国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智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7/18 | 分类号: | B41F7/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 快速 打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纸类包装盒印刷之前的打样处理方法方面。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客户提供原档图片及包装盒样版,要实现印刷出的包装盒与样版包装盒颜色一致,现有纸类包装盒印刷打样方法如下:对包装盒进行电分,通过目测,凭个人的经验感觉在电脑上进行调整原档图片,然后出菲林(PS版)或CTP(直接制版),在印刷机上进行打样,通过目测把打样结果与客户提供的包装盒样版作对比,再进行修改,接着再打样,这样反复多次,当印刷打样结果与客户提供的包装盒样版颜色一致时,打样成功。目前的这种方法缺点是:打样成本太高,打样生产周期长,纸张损耗太大,生产效率极低,机器利用率低,电能损耗极大。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纸类包装盒印刷打样方法存在的打样成本太高,打样生产周期长,纸张损耗太大,生产效率极低,机器利用率低,电能损耗极大的技术缺陷,而提出的一种纸类包装盒快速打样方法。
为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纸类包装盒快速打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1)、通过扫描设备对包装盒样版进行扫描,将扫描后生成的样版扫描图片存入计算机;
2)、经过放大软件将样版扫描图片和原档图片进行两次以上不同倍数放大,同时,对每次放大后的样版扫描图片的网点与原档图片的网点进行比对,并调整原档图片的网点数据,使之与样版扫描图片的网点数据相一致;
3)、将调整后的原档图片存储,出菲林或CTP;
4)、在印刷机上进行打样。
所述放大软件将样版扫描图片和原档图片进行两次以上不同倍数放大是指对样版扫描图片和原档图片进行25倍、50倍及100倍的倍数进行放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将样版扫描图片和原档图片进行放大比对网点,并调整原档图片的网点数据,使之与样版扫描图片的网点数据相一致,实现一次打样成功,极大缩短了打样时间,交样速度快,且性能稳定。本发明可以直接在电脑上进行图片采集,并进行归纳处理,处理速度快,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本发明的打样调整过程都是在电脑上利用软件操作完成,无污染,无废水,有效地改善了生活工作环境,符合环保要求。本发明可以有效杜绝多次打样,提高设备的正常使用效率,极大减少纸张损耗,减少电能损耗。本发明极大的减少操作人员、操作场地的使用率,有效降低成本。本发明对样版包装盒图片网点数据进行采集,对采集的网点数据进行归纳处理,对样版包装盒表面的外观和强度不受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有如下步骤:
1)、通过扫描设备对包装盒样版进行扫描,将扫描后生成的样版扫描图片存入计算机;所述的扫描设备为市面上现有的扫描仪器,它包括有图片生成系统、数据线、修复软件系统。数据线把仪器和电脑串连在一起,样版包装盒图片是通过数据线传输到电脑并储存。
2)、经过现有的图像放大软件将样版扫描图片和原档图片进行两次以上不同倍数放大,例如:25倍、50倍及100倍的倍数进行放大,同时,对每次放大后的样版扫描图片的网点与原档图片的网点进行比对,并调整原档图片的网点数据,使之与样版扫描图片的网点数据相一致;网点数据调整软件为现有印刷行业中网点调整软件,传统打样调整过程中,网点调整没有参照标准,仅凭经验感觉调整,每调整一次,就需要重新印刷后与包装盒样版相比较,虽然,客户提供有原档图片,但是,由于不同印刷设备,网点数据不同,同样的原档图片,不一定能印刷出与包装盒样版相同的色彩,所以,就需要对客户提供的原档图片进行网点数据调整。
3)、将调整后的原档图片存储,出菲林或CTP。
4)、在印刷机上进行打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适用于各种环保纸类包装盒,例如电子产品类包装盒、食品类包装盒、药品类包装盒、酒类包装盒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智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智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76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