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轧湿平整生产中的水雾平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37632.6 | 申请日: | 2011-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4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丁文红;臧中海;邹振华;杜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平整 生产 中的 水雾 系统 | ||
1.冷轧湿平整生产中的水雾平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水雾平整喷射装置和水雾平整抽吸除尘系统组成;所述水雾平整喷射装置包括水雾平整喷射梁(10)、伸缩机构、平整雾喷射装置;平整雾喷射装置固定在水雾平整喷射梁(10)上,水雾平整喷射梁(10)由伸缩机构与连接横梁(15)相连,横梁(1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湿平整机的机架(16)上;
所述的水雾平整抽吸除尘系统,它包括防缠导板(24)、入口侧抽风管(27),防缠导板(24)位于湿平整机的出口侧,2个活动液压缸(25)的活塞杆分别防缠导板(24)铰接,活动液压缸(25)的缸体由液压缸座与机架(16)相连;防缠导板(24)内为空心通道,防缠导板(24)的下端口为第一抽风口(30),第一抽风口(30)位于带钢通过线的上方,第一抽风口(30)距带钢通过线50-200mm,防缠导板(24)的上端口与出口侧抽风管(26)的一端相连通,出口侧抽风管(26)的另一端与总抽风管相连通,总抽风管与抽风风机相连;湿平整机的入口侧设有入口侧抽风管(27),入口侧抽风管(27)由固定横梁(28)与机架(16)固定连接,入口侧抽风管(27)的下端口为第二抽风口(31),第二抽风口(31)位于工作辊面和带钢表面处,第二抽风口(31)离工作辊面100~200mm,第二抽风口(31)离带钢表面50~200mm,入口侧抽风管(27)的上端口与总抽风管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湿平整生产中的水雾平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整雾喷射装置包括喷嘴(18)、空气总管(20)、平整液总管(21);空气总管(20)和平整液总管(21)沿工作辊(4)的轴线布置,空气总管(20)和平整液总管(21)均固定在水雾平整喷射梁(10)上,空气总管(20)的一端封闭,空气总管(20)的另一端与空气输送软管(22)相连通,平整液总管(21)的一端封闭,平整液总管(21)的另一端与平整液输送软管(22)相连通;所述的喷嘴(18)的个数为7~11个,所有喷嘴(18)的喷口朝向工作辊(4)与支承辊(3)之间的辊缝;喷嘴(18)的空气输入端由空气分管与空气总管(20)相连通,喷嘴(18)的平整液输入端由平整液分管与平整液总管(21)相连通,喷嘴(18)上设有混合阀(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湿平整生产中的水雾平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11)、底板(12)、滑杆(13)、滑槽板(14),底板(12)的底部固定在连接横梁(15)上,底板(12)上设有滑槽板(14),滑杆(13)的一端穿过滑槽板(14)上的滑槽后与水雾平整喷射梁(10)铰接;第一液压缸(11)的缸体由液压缸座与底板(12)相连,第一液压缸(11)的活塞杆与水雾平整喷射梁(10)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76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装置操控器
- 下一篇:一种在泡沫镍上快速生长石墨烯花簇阵列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