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压节流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37051.2 | 申请日: | 2011-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4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 发明(设计)人: | 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杰 |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8;F16K1/42;F16K4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胡强 |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 节流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压力和流量调节装置,尤其是减压节流阀。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流体的压力和流量调节,已经开发了多种减压节流阀。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一级或两级的小节流断面阀(微流量阀)来调节流体通路的流量和压力,但是这种阀门通常不适合高压下使用。这主要是因为在阀门开启时,由于高压流体的蒸汽压会形成强大的空化作用,这会造成阀门内部零件的快速磨损,例如被气蚀,需对腐蚀零件频繁更换。
从而,存在着对适合于用于高压流体通路且消除或缓解空化现象从而使用寿命长和可靠性高的压力流量调节系统尤其是减压节流阀的需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符合上述要求的减压节流阀。
本发明的减压节流阀的技术效果包括可用于高压流体并且缓解或消除空化现象。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案,提供一种减压节流阀,其设置在流体通路中并具有阻断该流体通路的闭合状态和允许该流体通路中的流体流经的打开状态,该减压节流阀包括限定出至少部分阀腔的阀座和可在该阀腔中移动的阀芯。该阀芯具有沿该流体的流动方向顺序布置的多级主体,每个所述主体分别限定出节流表面,该阀座限定出分别围绕相应主体的节流表面的多个阀座节流面。在该打开状态下,该多级主体的节流表面与相应的阀座节流面限定出在其间延伸的多级节流通道并且所述多级节流通道中的每一个构造成沿该流动方向是渐缩的,且该多级节流通道的体积流量沿该流动方向是逐级递减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该多级主体是分别限定出从该流体通路的下游朝上游渐缩的锥形节流表面的多级锥状主体。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阀座节流面包括平行于所述阀芯的移动方向的环形内表面。作为替代或附加,所述阀座节流面包括沿该流动方向渐缩的锥形内表面。
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多级主体包括沿所述流动方向顺序布置的限定出31°-35°锥度的锥形节流表面的一级锥状主体、限定出19°-23°锥度的锥形节流表面的二级锥状主体、限定出11°-15°锥度的锥形节流表面的三级锥状主体和限定出7°-11°锥度的锥形节流表面的四级锥状主体。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减压节流阀还包括在所述多级节流通道之间限定出的减压腔。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多级主体彼此间隔且通过小直径连接部固定连接。更优选地,所述多级主体与所述小直径连接部一体成形。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阀座包括多个阀座构件,所述多个阀座构件具有一体成形的环形部分,所述环形部分限定出所述阀座节流面。
根据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阀座构件还限定出内径比所述环形部分大的第二环形部分。所述减压腔至少部分由所述小直径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环形部分限定出。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减压节流阀还具有容纳所述阀座的套筒状阀体和将所述阀座压紧固定到所述阀体的压紧结构。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阀座限定出阀座密封面,所述阀芯限定出在所述闭合状态下密封结合所述阀座密封面的阀芯密封面。
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在所述闭合状态下,至少部分主体的节流表面和相应的阀座节流面相接触,从而在所述主体和阀座节流面之间形成密封,该密封可以作为阀座密封面和阀芯密封面之间的接合密封的附加和替代。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减压节流阀的一个实施例,其中视图左侧示出了该减压节流阀处于闭合状态,视图右侧示出了其处于打开状态。
附图标记列表
1-一级锥状主体;2-二级锥状主体;3-三级锥状主体;4-四级锥状主体;5-阀体(套筒体);6、7、8-阀座件;9-小直径连接部;10-阀芯(活门);11-第一节流通道;12-第二节流通道;13-第三节流通道;14-第四节流通道;15-阀芯密封面;16-阀座密封面;17-减压腔;18-流体出口;19-压紧螺母;20-压紧环;F-流体;Ph-阀门高压侧;Pl-阀门低压侧;V1-第一节流速度;V2-第二节流速度;V1-第三节流速度;V1-第四节流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杰,未经孙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70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