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刚性楼梯间及钢楼梯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7006.7 | 申请日: | 201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3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旭;吴玉新;吴杨;瞿江;黄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旭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李荷香 |
地址: | 2263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性 楼梯间 楼梯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中设置半刚性楼梯间并且在楼梯间中安装钢楼梯的半刚性楼梯间及钢楼梯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现代城市中的建筑物结构形式使用最多的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施工的难点就是楼梯间,由于楼梯踏步要随同结构楼板一起施工,但是楼梯却是一个连续的结构同时楼梯的休息平台和楼梯踏步板又要与楼梯间的墙体连接,因此楼梯间的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很难控制,影响施工进度,而且如果施工控制不好,往往容易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同时由于楼梯间的墙体都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施工,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中施工比较厚的墙体,其模板支撑也是施工中的难题,但是如果采用全开放的楼梯间,即,楼梯间的墙体均采用二次结构施工,很难满足结构的整体刚度要求,也给防火带来了隐患。为解决这些难题,现在许多设计单位会将高层建筑的楼梯间设计为两面或三面墙体为混凝土结构,而剩余的两面或一面墙体采用钢结构,同时楼梯也采用钢结构,这样不仅加快了施工速度,而且能够保证施工质量,这就是所谓半刚性楼梯间。但是如何能够快速准确的安装钢结构墙体和钢楼梯就成为施工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的楼梯间中安装钢楼梯的半刚性楼梯间及钢楼梯施工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施工方法中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将与每层楼板同一平面内的钢筋混凝土楼梯休息平台随楼板一同施工完毕;
(2)将楼梯间的钢结构墙体及钢楼梯设计成多个不同的构件,其中包括作为楼梯间钢结构墙体骨架的钢柱、钢梁和位于钢柱和钢梁组成的框架内用于固定钢结构楼梯踏步板的斜向型钢,以及钢楼梯休息平台、钢楼梯梯段;
(3)根据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顺序,在施工楼梯间的墙钢筋时,预埋楼梯间中用于安装钢结构的预埋件,然后开始施工墙体混凝土,施工到设定楼层后,清除楼梯间内杂物并开始安装楼梯间的钢结构墙体骨架中的钢柱和钢梁以及斜向型钢;
(4)钢柱就位与临时固定,钢柱吊升到位后需用缆风绳或设置钢支撑作临时固定;
(5)进行钢柱施工,钢柱的矩形底板与其基础面之间留50mm间隙以调整钢柱倾斜及钢柱标高,每根钢柱至少对应4根预埋在楼板中并伸出楼板的预埋杆件,其伸出楼板部分套有螺纹,在其上旋入支撑螺母,钢柱底板上的预留孔对应预埋杆件并使预埋杆件从其中穿过,此时钢柱底板连同钢柱被支撑在支撑螺母上,调整每个预埋杆件上的支撑螺母以调整钢柱的垂直度,或者使用阶梯边对置的两块梯形垫铁为一组的调整斜铁分别放置在钢柱底板的每个边下用于调整钢柱的垂直度;
(6)钢柱标高调整,先在钢柱柱身上标定标高基准点,然后以水准仪测定其差值,利用在柱底板下设置的支撑螺母或成对的调整斜铁来调整柱的标高;
(7)柱底灌浆,当钢柱垂直偏差、标高经校核无误后,应用砂浆浇灌钢柱底板,浇灌前先在钢柱底板四周立模板,灌浆时砂浆应保持自由流动,灌浆从一边进行连续浇注,灌浆后用湿草包、麻袋遮盖养护;
(8)钢柱安装完毕后,在钢柱与混凝土墙体预埋件之间安装钢梁以及安装位于钢柱和钢梁性成的框架内的斜向型钢;
(9)混凝土结构施工至设定层后,将一层到设定层楼梯间内的满堂脚手架全部拆除,并且在设定层顶搭设平台,满堂脚手架在平台上继续往上施工,一层到设定层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以便施工钢结构楼梯;
(10)楼梯梯段需要分段加工,即每个楼梯梯段要分成两段来加工;
(11)在第设定层顶楼梯间短向的混凝土墙上,预留两个洞口,以搭设钢梁,钢梁的另一端放在混凝土休息平台上并固定,在钢梁底焊接耳板,在耳板上拉直径6mm的钢丝绳;
(12)钢丝绳上挂2吨滑轮,滑轮通过水平设置并穿过其中的棕绳实现水平滑动,滑轮的钩子上挂直径6mm可调长短的钢丝绳,钢丝绳下端挂倒链,用倒链依次将下休息平台、斜跑梯段和上休息平台吊装到位,调整好后,将钢楼梯的斜跑梯段,休息平台分别与楼梯间墙体预埋件以及钢柱和钢梁间的斜向型钢焊接固定;
(13)待钢结构施工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对楼梯间的钢结构墙体骨架进行封板以完成墙体的施工。
在第(5)和(6)中,当采用调整斜铁时,其叠合长度应不小于斜铁长度的2/3。
当钢柱由上下多节组成时,其标高误差采用如下校正办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旭,未经吴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70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