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储值功能的环保随身杯及制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6903.6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9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黄胜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美特殊包装股份有限公司;黄胜昌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功能 环保 随身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用品,特别是一种具有储值功能的环保随身杯及制法。
背景技术
按,习知随身杯,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83352号「随身杯瓶」,是由一中空杯体,及分别组设于该中空杯体上的一盖体与一瓶盖组成,具有单纯的做作为随身环保杯的用途,欠缺储值或辨识的效果,降低其实用价值。
又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24459号「随身杯组成物」则是由内容物与杯体组成,利用杯体的得以填充液体而对内容物加温或冲泡,而产生随身饮品的功能,欠缺重复利用或储值功能,欠缺环保价值。
又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267956号「随身杯之结构改良」则是由内杯与外杯组成,并于内杯与外杯之间放置装饰物,以产生装饰效果,但如此,将使装饰物只无法与杯体结合,欠缺一体的视觉,且无法储值,降低实用价值。
为此,本发明者,积多年相关产品的设计与研究制造经验,乃针对目前习知随身杯的结构与制法,加以研究,发明本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乃在提供一种具有储值功能的环保随身杯及制法,其是一种可储值、积点、辨识效果的随身杯,使用者只要携带本随身杯,即可于每次购买饮品时,用以支付价金;或于特定商店中积点,累积消费点数,得以兑换赠品或消费优惠,或做为辨识使用者的用途的环保又实用的随身杯创新。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具有储值功能的环保随身杯,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第一本体设容槽,容槽设内、外环壁,前述容槽设开口;第二本体设于前述第一本体的内侧,前述第二本体设容槽,前述容槽设内、外环壁;盖体,设于前述第二本体,得与前述第二本体结合;得将前述第二本体自第一本体的开口置入于前述第一本体的容槽中,并以加工技术将第一本体的开口与第二本体结合成一体,并于第一本体的内环壁与第二本体的外环壁形成适当的间隔;
如此,得以标签模内成型技术,于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的外环壁与标签结合;或以模内成型技术,于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成形时,同时与储值芯片结合,且该储值芯片与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的内环壁接近底壁的内侧或于底壁内侧结合成一体;或于标签模内成型技术,于盖体成形时,将盖体的外表面与标签结合;或以模内成型技术,于盖体成形时,将储值芯片与盖体的内表面结合;即可产生于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或盖体设有储值芯片;或于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或盖体设有标签的具有储值、积点或辨识兼具隔温、隔热或保温效果的环保随身杯。
所述的具有储值功能的环保随身杯,其特征在于标签与储值芯片得同时设置于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或盖体。
所述的具有储值功能的环保随身杯,其特征在于标签与储值芯片得分别设置于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及盖体;或第二本体及盖体。
所述的具有储值功能的环保随身杯,其特征在于标签得同时设置于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储值芯片则设置于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或盖体。
所述的具有储值功能的环保随身杯,其特征在于标签是以模内成型标签制成,标签的原料得以与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为同一材质或金属材质制成,
以金属材质制成的标签能防止他人未经同意而破坏储值芯片。
所述的具有储值功能的环保随身杯,其特征在于储值芯片由基板与芯片组成。
所述的具有储值功能的环保随身杯,其特征在于储值芯片的芯片由无线射频辨识芯片组成。
所述的具有储值功能的环保随身杯,其特征在于储值芯片如与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的内环壁接近底壁的内侧结合,则储值芯片的基板应贴近于公模具的最末端。
所述的具有储值功能的环保随身杯,其特征在于储值芯片如与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的底壁内侧结合,则储值芯片的基板宽度应接近于底壁内侧的直径。
具有储值功能的环保随身杯,得于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或盖体以模内成型技术一体成形有储值芯片,以让随身杯具有储值或辨识的效果,作为支付或积点兑换赠品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这样实现,具有储值功能的环保随身杯,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第一本体,设容槽,容槽设内、外环壁,前述容槽设开口;第二本体,设于前述第一本体的内侧,前述第二本体设容槽,前述容槽设内、外环壁;盖体,设于前述第二本体,得与前述第二本体结合;得将前述第二本体自第一本体的开口置入于前述第一本体的容槽中,并以加工技术将第一本体的开口与第二本体结合成一体,并于第一本体的内环壁与第二本体的外环壁形成适当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美特殊包装股份有限公司;黄胜昌,未经超美特殊包装股份有限公司;黄胜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6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用车辆对中及举升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及升降的托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