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水抗泛碱浆料、防水抗泛碱轻质装饰建材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6022.4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7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迈;陈迈华;夏艺;由继业;曾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古猿人石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4/02;E04F13/14;B28B1/087;B28B1/16;B28B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抗泛碱 浆料 抗泛碱轻质 装饰 建材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抗泛碱浆料、防水抗泛碱轻质装饰建材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建筑材料领域中,大多数含陶粒轻质建材产品均存在吸水率高和极易泛碱问题,吸水率高的装饰建材产品易脱落、颜色稳定性差且抗冻性极差,而产品泛碱会大大影响其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降低产品吸水率和泛碱出现的几率成为目前业内公认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抗泛碱浆料、防水抗泛碱轻质装饰建材及其生产方法,解决传统的含陶粒装饰建材吸水率高和易泛碱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水抗泛碱浆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硅酸盐水泥35重量份,石英砂25~50重量份,聚羧酸盐超塑化剂0.2~0.6重量份,渗透结晶防水剂3~6重量份,抗泛碱剂0.1~0.4重量份,可再分散乳胶粉2~5重量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可再分散乳胶粉为VAE可再分散乳胶粉、苯丙可再分散乳胶粉、丙烯酸可再分散乳胶粉以及硅丙可再分散乳胶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防水抗泛碱浆料还包括:微硅粉2~4重量份,矿渣微粉6~8重量份,粉煤灰3~8重量份,纤维素醚0.02~0.1重量份,淀粉醚0.01~0.04重量份,聚丙烯酸流变剂0.02~0.05重量份,木质纤维素0.1~0.3重量份,消泡剂0.02~0.2重量份以及偶联剂0.05~0.5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防水抗泛碱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比例将除石英砂外的所有原料兑水后用高速研磨分散机在2000~5000转/分的转度下高速分散5~10分钟,加入石英砂,再在200~500转/分的转度下中速分散3~5分钟,得到防水抗泛碱浆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水抗泛碱轻质装饰建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防水层、色浆层、耐磨抗裂浆料层、第一防水抗泛碱浆料层、陶粒水泥层以及第二防水抗泛碱浆料层,所述的第一防水抗泛碱浆料层和第二防水抗泛碱浆料层由上述防水抗泛碱浆料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陶粒水泥层中的陶粒的吸水率为4%以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防水抗泛碱轻质装饰建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准备色浆、耐磨抗裂浆料、防水抗泛碱浆料以及陶粒水泥;
第二步:将色浆喷涂于模具表面形成色浆层,在色浆层表面喷涂耐磨抗裂浆料形成耐磨抗裂浆料层,然后继续喷涂防水抗泛碱浆料形成第一防水抗泛碱浆料层,向模具内浇筑陶粒水泥形成陶粒水泥层,再喷涂防水抗泛碱浆料形成第二防水抗泛碱浆料层;
第三步:震动成型,脱模,养护,烘干后,在所得的产品表面喷涂防水剂形成防水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步中配制陶粒水泥时采用经过防水处理的陶粒,所述的防水处理方法为:将陶粒烘干,用防水乳液对其表面进行喷雾处理以封闭其表面孔隙,干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防水抗泛碱浆料由于其特殊的配方,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防水性、抗渗透性能和抗泛碱性能;
(2)本发明的防水抗泛碱轻质装饰建材在色浆层之后和产品背部均形成了防水抗泛碱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防水、抗渗透性能和抗泛碱性能;
(3)本发明的防水抗泛碱轻质装饰建材采用了经过防水乳液喷雾闭孔处理的陶粒,吸水率降低至4%以下,使成品的吸水率降低至2%以内,相同环境下出现泛碱的时间延长至5倍以上。
(4)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单,适用于生产人造石材、人造板材、砖和瓦等装饰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古猿人石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古猿人石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60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