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启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挡土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5978.2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2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何成俊;何清清;周海波;刘虹;孟秋丽;范丽;崔茂亮;王召东;余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成俊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启 钢筋混凝土 框架 挡土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桥建筑构件,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速公路、铁路、高速铁路路桥桥端引桥两侧、起保护作用的开启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挡土墙。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人民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高速公路不断修建且成网络,高速铁路的通车更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因此,在修建高速铁路或公路的过程中经常需要穿越河流、峡谷等障碍物,因此,桥梁的架设和修建是公路、铁路贯通的一项重要工程。每座大桥两端都有很长一段引桥,引桥路基不仅需要路面下铺设坚实的基础,引桥两侧还需要填土将引桥引向桥端,由于泥土的松散性还需要有一定的挡土建筑以稳固引桥,目前引桥的挡土建筑均采用实体混凝土墩,这种实体混凝土墩体积庞大、建造费工,费时,费料。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引桥两侧挡土混凝土墩造成的不合理用工和用料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保证引桥填土的稳固性、又能达到省工、省料的开启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挡土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开启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挡土墙,它由挡土墙、附壁墙组成一主体框架,其附壁墙为若干个、与挡土墙连为一体的三角形斜拉墙,附壁墙面与挡土墙面垂直,每两附壁墙之间设有与挡土墙连为一体的上下连续的附壁柱,在与附壁墙同侧的挡土墙上、至下而上设有若干个与挡土墙连为一体的左右横向连续的附壁联系梁,在附壁墙两侧设有若干至下而上与附壁墙连为一体的上下连续的附壁墙附壁柱。
所述的挡土墙高度为5-20米。
高5米的挡土墙其厚度等于挡土墙高度的1/40。
高6-20米的挡土墙其厚度为:0.125+(20-x)×3/1000(米), x=5—20。
附壁联系梁在与挡土墙面垂直方向的厚度是挡土墙厚度的2倍、与挡土墙平行的竖直方向的高度是附壁联系梁厚度的1.25倍。
附壁墙附壁柱之间距离为2.5米。
附壁柱在与挡土墙面垂直方向的厚度值是挡土墙厚度值的2倍、与挡土墙平行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值是附壁柱厚度值的1.25倍。
附壁墙底长度是高度的2/3。
至下而上两附壁联系梁之间的距离为3米。
附壁墙之间的距离为6米。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节约原材料,本开启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挡土墙在挡土性不变的情况下,其原材料可节约至少45%、使工程造价节约3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图3可以看出:一种开启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挡土墙,它由挡土墙1、附壁墙2组成一主体框架,其附壁墙为若干个与挡土墙连为一体的三角形斜拉墙,附壁墙面与挡土墙面垂直,每两附壁墙之间设有与挡土墙连为一体的上下连续的附壁柱3,在与附壁墙同侧的挡土墙上、至下而上设有若干个与挡土墙连为一体的左右横向连续的附壁联系梁5,在附壁墙两侧设有若干至下而上与附壁墙2连为一体的上下连续的附壁墙附壁柱4。
所述的挡土墙1高度为5-20米。
高5米的挡土墙其厚度值等于挡土墙高度值的1/40。
高6-20米的挡土墙其厚度为:0.125+(20-x)×3/1000(米), x=5—20。挡土墙越高,其厚度越厚。
附壁联系梁在与挡土墙面垂直方向的厚度是挡土墙厚度的2倍、与挡土墙平行的竖直方向的高度是附壁联系梁厚度的1.25倍。
附壁墙附壁柱之间距离为2.5米。
附壁柱在与挡土墙面垂直方向的厚度值是挡土墙厚度值的2倍、与挡土墙平行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值是附壁柱厚度值的1.25倍。
附壁墙底长度是高度的2/3。
至下而上两附壁联系梁之间的距离为3米。
附壁墙之间的距离为6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成俊,未经何成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59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