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南大叶种茶树籽油软胶囊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5965.5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2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沧佳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77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云南 大叶种 茶树 软胶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助于治疗人类高血脂症的高级保健食品,具体是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籽油软胶囊。
背景技术 高脂血症是早期发生冠状动脉疾病的易患因素,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是反映机体脂质代谢的主要指标,降低血清TG、TC和LDL-C是预防动脉硬化的重要措施。目前通用的方法是使用他汀类药物(statin)。美国每年有三千万人长期服用此药,年销售额超过390亿美元,另有四千万心血管疾病高危病人也需使用此类药物。我国的心血管疾病引发的死亡率也在大幅上升,在今后的十年内也将有五千万人需要服用此类药物。这是一个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然而,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显著,包括肝损伤、肌肉病等,因此具有降血脂作用的安全无副作用的保健品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茶树籽油产品品质稳定,其送检样品卫生及质量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规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2.88%,其中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50.99%,亚油酸(ω-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20.24%,亚麻酸(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4.83%,另外,其还含有天然维生素E 56.68mg/100g,DHA 1.14mg/100g,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优良的降血脂作用。表1为不同油脂的脂肪酸组成:
表1
1997年美国国会发表膳食目标,要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要有适当比例(12%∶30%∶58%)。其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应在10%左右。表2为不同油脂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例。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均可有效降低血胆固醇、甘三酯。
但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在降低的同时,是有选择的降低对人体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而保留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降低对人体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也会降低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茶树籽油的高油酸含量正好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其组成较为合理。表2为不同油脂的SFA∶MUFA∶PUFA比例:
表2
有些多不饱和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必须通过膳食供给,称之为必需脂肪酸。ω-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就是人体中两种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必需脂肪酸。ω-6系脂肪酸(亚油酸)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但同时也会降低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虽是“必需”的,但不能过量,过多摄取对胆固醇有负效应。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能显著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脂作用明显优于ω-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它有轻度的降压作用,同时可以对抗ω-6代谢生成的活性物质,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纤维蛋白原生成,防止血栓形成。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因其能降低血浆甘油三酯的浓度,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和心源性猝死,已被美国心脏病学会和协会(ACC/AHA)列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一部分。2007年欧洲高血压学会和心脏病学会(ESH/ESC)高血压治疗指南、2007年中国血脂异常治疗指南均建议,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可用于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
鉴于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性和人类普遍缺乏,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决定,在世界范围内专项推广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我国膳食油中普遍缺乏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日摄入量尚不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的一半,同时人们进食的ω-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过多,ω-6与ω-3比例失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沧佳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临沧佳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59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