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低光泽与良好耐划伤性能的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35683.5 | 申请日: | 2011-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6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华;杨波;罗忠富;丁超;陈锐;宁凯军;叶南飚;郑明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绵阳东方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14 | 分类号: | C08L23/14;C08L23/12;C08L53/00;C08L51/00;C08L23/08;C08K3/3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 地址: | 5105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光泽 良好 划伤 性能 聚丙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聚丙烯组合物,具体地说,涉及具有低光泽与良好耐划伤性能的聚丙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聚丙烯因其具有质量轻、耐溶剂、易加工、优异的机械性能、易回收等优点,获得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汽车工业、家电及机械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汽车工业未来向节能、环保、安全等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所用的材料质量轻、加工简单、易回收等,聚丙烯满足了这些要求。但是聚丙烯因其韧性差,往往通过添加三元乙丙橡胶(EPDM)、乙烯-辛烯或者乙烯-己烯等弹性体与乙烯-丙烯共聚物增韧PP,提高其冲击性能。通过添加滑石粉使聚丙烯具有良好的刚韧平衡与低的收缩率。汽车制件是指汽车内饰件与外饰件。内饰件包括仪表板、副仪表板、立柱、手套箱、门板、后尾箱板、门槛等;外饰件包括保险杠、防擦条、翼子板与挡泥板等。
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汽车内饰件要求具有良好的低光泽与良好的耐划伤性能。于是经过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提出一些研究成果解决聚丙烯低光泽的技术课题。CN200610037018.4使用PE与PP共混来降低光泽,PE添加量大,对力学性能影响较大,不能满足汽车制件力学性能标准要求。CN200580021321.9采用不同的弹性体降低材料表面的光泽度。CN200710171710.0采用二氧化硅降低聚丙烯组合物的光泽性。CN200810207904.6利用硅灰石针状晶形结构以及高长径比使制件的表面产生大量的漫反射,从而达到消光的效果,使材料的光泽度得到降低。200880019322.3采用添加大量的弹性体使材料的光泽性降低,通过添加高分子量的聚硅氧烷聚合物提高耐划伤性能。汽车内饰件不仅要求较低的光泽度,还需要良好的耐划伤性能。人们往往通过低分子润滑剂、聚硅氧烷、高结晶高等规度聚丙烯或者乙烯基聚合物提高耐划伤性能,如CN200710171709.8、CN200810030393.5、CN200810220065.1、CN200910176974.4、CN200910176973.X、CN1437636A、CN1479766A、CN1580115A、CN1631959A、CN1631960A与CN10203129.7等。这些技术发明提高耐划伤性能的同时,无一例外的会增加注塑汽车内饰件的光泽性,使光泽性提高,不能满足低光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低光泽与良好耐划伤性能的聚丙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聚丙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丙烯组合物,由如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
聚丙烯-A 0~77%;
聚丙烯-B 10~50%
弹性体 2~15%;
滑石粉 10~25%;
助剂 1~10%
上述聚丙烯-A为共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的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5~60g/10min,其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在≥5KJ/m2(23℃),共聚聚丙烯可以选择无规、嵌段或枝形共聚物。可以采用正离子配位聚合、Ziegler-Natta负离子配位聚合或者用茂金属催化剂合成的聚丙烯。
上述聚丙烯-B的结晶温度低于115℃,结晶温度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升温与降温速率为10℃/分钟,其熔体流动速率为1~30g/10min,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合成的聚丙烯。
上述弹性体为α-烯烃共聚物,可采用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等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弹性体在选择时,选择密度为0.850~0.900g/cm3,优先选择密度为0.855~0.870g/cm3的弹性体。这些弹性体有埃克森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的EXACT牌号系列,陶氏(DOW)的ENGAGE牌号系列,三井化学(Mitsuichemicals)的TFMER牌号系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绵阳东方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绵阳东方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56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回收方法
- 下一篇:乙烯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份及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