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炉烤盘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5223.2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1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蔡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立君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1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吸收微波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热升温的微波炉烤盘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波炉是用微波来烹调食物的,它的加热原理是微波引起食物内的极性分子(如水、脂肪、蛋白质、糖等)以每秒24.5亿次的极速振动,振动所引起的摩擦使食物内部产生高热,将食物烹熟。微波能穿透塑料、陶瓷等食物盛装器皿对食物直接进行加热,而塑料、陶瓷盛装器皿等本身并不吸收微波能量发热,微波加热的食品欠缺煎烤的口感、色泽和香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吸收微波能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热升温的微波炉烤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波炉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炉烤盘为陶瓷材质,其外表面的涂布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述材料构成:四针状氧化锌晶须30%-70%、陶瓷釉料70%-30%。
本发明微波炉烤盘,由于在外表面涂布材料中加入了四针状氧化锌晶须,能够很好地吸收微波使得自身快速发热,实现对微波加热中的食物进行再加热以产生煎、烤作用,被加热食物兼备了微波加热及器皿的煎烤,更加美味。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微波炉烤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四针状氧化锌晶须、陶瓷釉料;
2)将上述材料混合搅拌均匀,制成微波炉烤盘外表面涂布用材料;
3)涂布:将上述涂布用材料装入喷枪,取上釉前陶瓷盘胚,喷枪口距离陶瓷盘胚10-50cm,采用0.3-0.6Mpa的空气压力,将涂布用材料喷涂在陶瓷盘的外表面,喷涂层厚度为0.3-2.5mm;
4)将涂布后的陶瓷盘放入窑炉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200-1400℃,烧结时间为18-26小时,在陶瓷盘的外表面形成吸收微波发热层,制成微波炉烤盘。本方法简单易操作,可以根据不同模具制备出各种形状的微波加热器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四针状氧化锌晶须30%、陶瓷釉料70%;
2)将上述材料混合搅拌均匀,制成实施例1的微波炉烤盘外表面涂布材料;
实施例2:
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四针状氧化锌晶须70%、陶瓷釉料30%;
2)将上述材料混合搅拌均匀,制成实施例2的微波炉烤盘外表面涂布材料;
分别取上述各实施例获取的微波炉烤盘外表面涂布材料装入喷枪,喷枪口距离陶瓷盘10-50cm,采用0.3-0.6Mpa的空气压力,将涂布用材料喷涂在陶瓷盘的外表面,反复喷涂使涂层厚度达到1.5mm;
将喷涂后的陶瓷盘放入窑炉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360℃,烧结时间为24小时,在陶瓷盘的外表面形成吸收微波发热层,制成实施例1微波炉烤盘、实施例2微波炉烤盘。
对比例1:取家庭日常使用的陶瓷盘作为实验对比例1;
将上述制作的2个微波加热器皿和对比例1陶瓷盘按相同实验条件进行微波加热对比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从以上对比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微波加热器皿均能在短时间内吸收微波能量迅速升至较高温度,能实现对食物的煎烤功能,而对比例1即日常使用的陶瓷盘无法实现此功能。
使用本微波加热器皿对食物进行微波加热时,由于微波对食物的直接加热和加热器皿对食物底面的直接煎烤同时进行,食物熟透的时间大大缩短,同时使食物具有了煎烤的口感、色泽和香味。
以下简单介绍本产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但不限于此:
将洗净后的红薯切成1-1.5mm厚度的薄片放入瓷碟中,将适量食用油滴入瓷碟,再添加适量的食用盐,搅拌均匀备用。将搅拌均匀的红薯片倒入微波炉烤盘内,在1K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3-4分钟即可将红薯片烤得外焦内熟,色泽香味俱全。
同样方法可以对肉类食物进行加热煎烤,因为微波加热和高温传导加热同时进行,熟透时间很短,减少食物水分和营养成分的流失,食物外焦里嫩多汁,口感、色香味俱佳。
此微波炉烤盘的制作方法不改变目前陶瓷盘的制作工序,便于规模化生产,同时作为吸波发热材料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仅被用于陶瓷盘外表面涂布材料,使用量极少,所增加的成本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立君,未经蔡立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52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