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吊环安全防护手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4784.0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5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常方瑞;林维民;胡博;冯保华;甄继才;刘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19/02 | 分类号: | E21B19/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环 安全 防护 手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业的井下作业起下油管操作吊环安全辅助工具,具体而言是一种吊环安全防护手柄。
背景技术
油田井下作业施工中,在起下油管作业时,动力系统通过绞车带动大钩上下移动,来完成起下井内油管工作。大钩与油管挂接是通过吊卡扣住油管,挂在大钩上的吊环挂在吊卡的吊耳上,完成油管的起下,这样每起下一根油管,便需要摘挂一次吊环,摘挂吊环需人工握住吊环吊臂来完成。起下油管操作需要绞车操作人员,井口操作人员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如果有某一环节出现很小的差错,便会使操作产生危险因素。特别在下油管摘吊环时,因吊环与吊卡底部只要几厘米,如果大钩下放速度过快或大钩摆动幅度大以及摘吊环速度慢,都有可能造成吊环没有及时摘出而卡在油管吊卡的耳槽内,大钩吊环会发生偏斜,这是操作工人必须快速撤回握住吊环的手,如果躲闪不及会造成吊环挤手或吊环甩出伤人事故发生。因而,现有技术不能较好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吊环安全防护手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上卡环、把手、下卡环、顶丝、卡子、固定螺栓、开口销。其吊环安全防护手柄的把手为“U”结构,上端设有上卡环、下端设 有下卡环,下卡环的下边设有顶丝和保险绳孔,顶丝将插入保险绳孔的保险绳顶紧,把手由上卡环、下卡环通过固定螺栓与卡住吊环的“Ω”型卡子联接,固定螺栓端头插有开口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新颖,安全可靠,操作方便。防护手柄安装在摘挂吊环外侧给力部位,这样在吊环发生歪斜时,操作者可继续握住手柄,即便吊环与井口等物件碰撞或甩出,也不会伤及到操作者。下卡环下边的顶丝和保险绳孔可固定栓有保险销的保险绳,解决了以往吊卡销子保险绳无固定位置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油田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A向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现场应用示意图。
附图中,1.上卡环,2.固定孔 3.把手,4.下卡环,5.顶丝,6.保险绳孔,7.卡环,8.固定螺栓,9.开口销,10.吊环,11.保险绳,12.保险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吊环安全防护手柄由上卡环1、把手3、下卡环4、顶丝5、卡子7、固定螺栓8、开口销9组成;其吊环安全防护手柄的“U”型结构把手3上端设有上卡环1、下端设有下卡环4,下卡环4的下边顶丝5将插入保险绳孔6的保险绳11顶紧,把手3由上卡环1、下卡环4通过固定螺栓8与“Ω”型卡子7联接,固定螺栓8端头设有开口销9,卡子7安装在摘挂吊环10外侧给力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4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