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纹钢板拱式桥涵固定支座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4485.7 | 申请日: | 201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9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韩冰;王元丰;刘保东;何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E01D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纹 钢板 桥涵 固定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纹钢板拱桥涵固定支座。更具体的讲,本发明涉及采用 一种更有效的固定支座来保证和提高波纹钢板拱桥涵的可靠性。
背景技术
对于桥涵结构而言,支座是一类重要的构件。它保证了结构受力与设计图 式的一致,且满足结构变形的需要。目前波纹钢板拱桥涵都采用L型钢支座, 使用螺栓与拱脚波纹钢板片进行简单地连接。这种支座的缺点是:
1)受到构造的限制,L型钢支座与波纹钢板的连接强度不高,难以满足固 定支座的无位移要求;
2)L型钢抗扭性能及刚度都较小,在覆土较厚、受力较大的工程中发生局 部应力过大或产生失稳,从而引起桥涵的破坏甚至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普通螺栓与L型钢的连接,可靠度较低,易在往复车辆荷载作用下发生 松动,造成安全事故;
4)工业化程度低,支座施工安装随意性强,工程质量不易于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L型钢支座对于连接强度不高、易发 生局部应力过大或产生失稳、可靠度较低、工业化程度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波纹钢板拱式桥涵固定支座,其固定支座包括槽型支座板、第一至第N 个U型锚栓、第一至第M个高强螺栓和螺母、支座底板。槽型支座板焊接在支 座底板上表面的中部;第一至第N个U型锚栓等间距固定在支座底板的下表面 的中部;第一至第M个高强螺栓穿过槽型支座板的两夹板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 完成支座与波纹板的固定连接;波纹板与槽型支座板的凹型槽面的接触面上设 置橡胶垫板。
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槽型支座板上的两片夹板将波纹钢板夹在其间,采用高强螺栓紧 固,使夹板与波纹钢板紧密贴合,保证了支座板与波纹钢板的可靠连接,力的 传递更均匀;本发明采用U型锚栓与拱台锚固的方式,传力更为可靠。
本发明的波纹钢板拱式桥涵固定支座,与传统L型钢固定支座相比,有较 高抗扭性能及刚度,克服了覆土较厚、受力较大的工程中发生局部应力过大或 产生失稳现象。
与传统L型钢固定支座采用内置螺栓固定于拱台的方法不同,本发明采用U 型锚栓与拱台混凝土浇筑锚固的方式,传力更为可靠,U型锚栓不会在车辆往复 荷载作用下松动,保证了支座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波纹钢板拱式桥涵固定支座,便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波纹钢板拱式桥涵固定支座立体示意图。
图2一种波纹钢板拱式桥涵固定支座主视图。
图3一种波纹钢板拱式桥涵固定支座右视图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一种波纹钢板拱式桥涵固定支座使用时剖面示意图。
图5实施方式二的桥涵截面结构尺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方式一
一种波纹钢板拱式桥涵固定支座,如图1、2、3所示,其固定支座包括槽 型支座板1、第一至第N个U型锚栓2-1、2-2……2-(N-1)、2-N、第一至第M 个高强螺栓和螺母3-1、3-2……3-(M-1)、3-M、支座底板4。槽型支座板1焊 接在支座底板4上表面的中部;第一至第N个U型锚栓2-1、2-2……2-(N-1)、 2-N等间距固定在支座底板4的下表面的中部;第一至第M个高强螺栓穿过槽型 支座板的两夹板C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完成槽型支座板1与波纹板B的固定连 接;波纹板B与槽型支座板1的凹型槽面的接触面上设置橡胶垫板F。
所述槽型支座板的两夹板C的底部内侧各设置有一个凹槽E,如图2所示; 所述槽型支座板的两夹板C上各设置M个等间距的通孔。
所述的的槽型支座板1与支座底板4的材料采用Q235、Q345、Q390或Q410 的钢材;所述的第一至第N个U型锚栓2-1、2-2……2-(N-1)、2-N的材料采 用HPB235、HRB335、HRB400或RRB400的钢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44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布朗循环的中低温混合工质热电联合循环
- 下一篇:切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