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实时ArcGis的管网水质生物安全保障联调联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34425.5 | 申请日: | 2011-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6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白晓慧;孟明群;蔡云龙;支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实时 arcgis 管网 水质 生物 安全 保障 联调联控 方法 | ||
1.一种基于实时ArcGis的管网水质生物安全保障联调联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供水管网各水质监测点余氯数据导入地理信息系统;
(2)对照水厂分布、二次加压泵站分布及输配管网分布,分析当前输配管网水中消毒剂衰减的空间变化规律,进行管网余氯调控;
(3)进行管网余氯分布二次分析,观察管网输配最不利点是否满足模型计算所需余氯最低值以控制微生物指标合格;
(4)如管网输配最不利点仍不满足模型要求最低值,则重复步骤(2)直至管网余氯分布基本满足管网输配最不利点微生物指标控制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时ArcGis的管网水质生物安全保障联调联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是:将供水管网各水质监测点余氯数据导入地理信息系统做整合的空间分析,将所得余氯分布图叠加显示于饮用水输配管网示意图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时ArcGis的管网水质生物安全保障联调联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管网余氯调控具体是:根据历史数据建立的不同温度条件下管网余氯与微生物指标如细菌总数或异养菌平板计数的统计模型,调节对应供水区域所在水厂或二次加压泵站投氯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时ArcGis的管网水质生物安全保障联调联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管网余氯分布二次分析具体是:根据水厂到达管网输配最不利点所需水力停留时间,重新收集调控后供水管网在线监测点余氯值并导入地理信息系统做整合空间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44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控制器在线配置方法
- 下一篇:数字化实时控制电台发射机的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