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机介孔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34407.7 | 申请日: | 2011-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4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蒋峰景;李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71/02 | 分类号: | B01D71/02;B01D6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 地址: | 2002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机 介孔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介孔膜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金属氧化物的无机介孔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与有机滤膜相比,无机滤膜具有热稳定性高、化学稳定性好、溶剂耐受性强等优点,可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水净化、食品加工等行业。
目前被报道的无机介孔滤膜材料主要有γ-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锆和二氧化硅等材料。然而,γ-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锆这些介孔材料通常孔径分布比较宽,无法满足超滤或者纳滤膜的要求。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模板和自组装工艺制备的具有三维连通孔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是一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无机介孔过滤膜材料,其孔径的大小和分布可以通过改变模板和工艺条件加以控制。 Ackerman等人在《Inorganic chemistry》(1972年第11期第3118页)和Hacohen等人在《Nature》(1998年第395期第336页)发表了使用胶束作为模板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规则孔结构的介孔分子筛(M41S)的工作。 然而,这一类介孔材料大多由颗粒构成,不易被制成薄膜,限制了其在过滤膜方面的应用。
目前,无机纳滤膜和无机超滤膜的制备工艺主要是在多孔基板上通过浸涂或者旋涂的方法覆盖一层具有微孔或介孔结构的薄膜(非对称结构)。在上述结构的无机过滤膜中,基板的孔径较大,不具有分离物质的功能,主要起到支撑的作用。表面的微孔或者介孔薄膜起分离物质的作用。为了获得较好的分离选择性和较大的通量,该层的厚度要求非常薄,因此即使存在少数裂纹或者大孔等缺陷,也将对分离膜的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对该薄膜层的完整性要求极高。此外,该工艺对多孔基板的要求也较高,粗糙的表面或者大孔的存在将会使表面分离层薄膜产生裂纹或者缺陷,从而显著降低膜的分离性能。该工艺存在的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在制备表面薄膜时,溶液往往会渗入基板的孔道,导致基板孔道堵塞。经对现有技术文献检索发现,Kim等人在《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2002年第15期第1078页)上发表“Preparation of continuous mesoporous silica thin film on a porous tube”(在多孔管上连续介孔SiO2薄膜的制备),该文献提出了在多孔Al2O3基板上涂覆SiO2薄膜的方法。他们首先用水溶性聚乙烯醇(PVA)作为填充剂,涂覆填充多孔支撑体。然后涂覆SiO2薄膜,PVA层阻挡SiO2溶胶液体渗入多孔支撑体中,在多孔基板表面形成SiO2膜层。最后,通过烧结处理,填充体PVA层热分解而被去除。该方法对于在多孔支撑体上涂覆无机薄膜显示出一定效果。但是,必须经过烧结处理工序去除有机填充层,该工序容易破坏无机薄膜,并使无机薄膜产生裂纹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无机介孔膜制备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经济、简单、高效的新型无机介孔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金属氧化物无机介孔膜,采用酸作为造孔剂,通过改变造孔剂的含量实现对金属氧化物介孔膜孔径的精确控制;制备得到的介孔金属氧化物膜具有高度贯通的三维连通孔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可显著降低无机介孔膜的制备难度和成本,将极大推动无机介孔材料在过滤、催化和传感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本发明涉及的无机介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金属氧化物前驱体与水、催化剂、造孔剂充分混合后,搅拌得到溶胶混合溶液;
第二步:将溶胶混合溶液浇铸,固化成型,制成金属氧化物凝胶体;
第三步:用溶剂将金属氧化物凝胶中的造孔剂洗去;
第四步:将洗净的金属氧化物凝胶干燥,得到基于金属氧化物的无机介孔膜。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制成的金属氧化物凝胶体进行热处理的步骤,所述热处理在第三步之前进行。
优选地,所述金属氧化物前驱体为有2个或2个以上能够水解基团的金属醇盐以及该金属醇盐的化合物或者二者的混合。
优选地,所述金属氧化物前驱体为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四丁氧基钛、四丙氧基钛、四丙氧基锆、四丁氧基锆、三丁氧基铝、五丁氧基铌、四丁氧基锡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优选地,所述水为去离子水。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酸或碱。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盐酸、磷酸、硝酸、硫酸、甲酸、乙酸、硼酸、氨水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44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甲醇或二甲醚生产低碳烯烃的反应器
- 下一篇:生物质过滤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