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的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34390.5 | 申请日: | 2011-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2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惠治;池富力;鸟谷部训;峰尾智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B66B1/14 | 分类号: | B66B1/1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的控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合于在进行了电梯门厅呼叫的乘客不能全部乘入电梯时改善服务质量的电梯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设置在电梯的各个楼层的电梯门厅呼叫登录装置一般采用电梯门厅呼叫信息登录方式,即,当有乘客想要乘坐电梯时,由其自己操作设置在各层电梯门厅内的电梯门厅呼叫按钮,由此登录电梯门厅呼叫信号。在登录了电梯门厅呼叫后,电梯开始朝进行了呼叫信号登录的楼层运行,在电梯到达后,所登录的电梯门厅呼叫消失,电梯打开电梯门,并在乘客乘入后关闭电梯门进行运行,由此对乘客提供服务。
在电梯乘客超过了电梯轿厢的额定人数时,有一部分乘客乘不上电梯,此时,乘不上电梯的乘客需要再次登录电梯门厅呼叫。但是,如果登录操作进行得过早,则会导致电梯门重新打开,从而存在会给电梯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等的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方法,其通过设置在电梯轿厢内的摄像机拍摄图像,并且在通过摄像机图像检测到存在没能够乘入电梯的乘客时,自动进行呼叫登录(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文献特开2010-58922号公报
在由专利文献1公开的上述现有技术中,没有对再次登录了电梯门厅呼叫后的服务质量作到充分的考虑。所以,如果在中途停靠层有其他的乘客乘入电梯,则有可能使得在所述再次登录了电梯门厅呼叫的电梯门厅内等待的乘客无法乘入电梯,从而可能导致对没能乘入电梯的乘客的服务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抑制给正常的电梯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同时,提高针对没能乘入电梯的等候乘客的服务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特征在于,具有电梯门厅呼叫登录单元、电梯轿厢的电梯门控制单元、电梯轿厢内乘客检测单元以及电梯门厅等候乘客检测单元,并且所述电梯的控制装置进一步具有:再登录单元,在所述电梯门控制单元对电梯门进行关闭控制时,在所述电梯轿厢内乘客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乘客人数在预先规定的人数以上,并且由所述电梯门厅等候乘客检测单元检测到等候乘客的情况下,该再登录单元再次登录该电梯门厅的电梯门厅呼叫;以及优先服务单元,在由该再登录单元再次登录了电梯门厅呼叫的情况下,该优先服务单元限制电梯向其他电梯门厅呼叫提供服务,并且向所述再次登录的电梯门厅呼叫优先提供服务。
对没能乘上电梯的乘客提供上述优先服务时的具体方法在下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在兼顾到电梯运行的情况下,迅速地为没能乘入电梯的等候乘客再次登录电梯门厅呼叫,并向其提供优先服务,所以能够减轻乘客因没有能够乘入电梯而产生的不愉快感,避免其等待时间大幅度增加,从而能够提高电梯整体的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装置整体的方块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的控制流程图。
图中:
1 电梯控制部分
2 卷扬机
3 吊索
4 电梯轿厢
5 平衡重
6 电梯门开闭装置
7 乘客检测装置
8 语音输出装置
9 通信线
10 电梯门厅呼叫登录装置
11 电梯门厅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和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说明本发明中的为没能乘入电梯的乘客提供的服务时,使用了“人数”这一词汇(例如:电梯轿厢内的乘客人数和电梯门厅的等候乘客人数等),但在习惯上,电梯轿厢的额定负载除了用重量来表示以外,为了方便起见,还以人数来表示电梯轿厢的额定负载。也就是说,为了方便起见,在习惯上将“人数”和“重量”作为等价的量词使用,在本说明书中,也将“人数”和“重量”作为等价的量词使用,在没有特别注明的情况下,“人数”的含义中还包含重量的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43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