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型一体化的3D立体显示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34131.2 | 申请日: | 2011-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2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邱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B27/26;B32B27/06;B32B27/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立体 显示 偏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薄型一体化的3D立体显示偏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粘合在一起的剥离膜层、内保护膜层、聚乙烯醇膜层、微位相差膜层、外保护膜层,所述微位相差膜、内保护膜与聚乙烯醇膜之间的复合采用水溶性系列胶粘剂,所述微位相差膜偶数行的慢轴与聚乙烯醇膜层的透射光轴呈0°~50°或130°~180°,所述微位相差膜奇数行的慢轴与聚乙烯醇膜层的透射光轴呈130°~180°或0°~50°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是:所述微位相差膜经过防眩光AG处理,方法是:微位相差膜的膜面进行喷砂处理形成粗糙面,所述防眩光处理的微位相差膜的AG值为3%~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是:所述微位相差膜经过防反射AR/LR处理,方法是:在所述微位相差膜的膜层表面层压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硬涂层和以单层形成了无机化合物或有机氟化物的低折射率层的防反射膜,所述防反射处理的微位相差膜的AR/LR值≤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是:所述微位相差膜经过防划伤HC处理,方法是:在所述微位相差膜的膜面涂布有机硅,所述防划伤处理的微位相差膜的HC值≥2H。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位相差膜为环烯烃聚合物膜、聚碳酸酯膜、三醋酸纤维素膜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位相差膜的面内相位差值为80nm~150nm,为1/4λ波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位相差膜采用环烯烃聚合物膜,其厚度为30μm~2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护膜选自三醋酸纤维素膜、环烯烃聚合物膜、聚降冰片烯膜、聚碳酸酯膜、聚苯乙烯膜、丙烯酸膜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的光透过率≥42%,串扰值≤1.0%。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一体化3D立体显示偏光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卷装的聚乙烯醇膜、微位相差膜、内保护膜分别安装在第一、第二、第三退卷装置上,且调整好微位相差膜的慢轴方向。
步骤2:聚乙烯醇膜放卷,通过染色、拉伸、补色、干燥等过程后,与内保护膜、微位相差膜复合,复合干燥后收卷。
步骤3:将上述半成品微位相差膜的一侧复合上保护膜,在内保护膜一侧复合上剥离膜制成最后的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41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具有受损屏障的皮肤的方法
- 下一篇:轮转机印刷用铜版纸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