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件拧紧扭矩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3790.4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3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洪新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2 | 分类号: | G01N3/22;G01L5/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余培养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拧紧 扭矩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件扭矩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管件拧紧扭矩试验机。
背景技术
目前已公知带嵌件塑料管件的检测尚无国家标准,尚无专门的检测设备;企业生产中尚无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合适的设备来检测管件生产质量、管件安装过程中耐拧紧力是多少;多大扭矩合适管件实际安装拧紧,确保密封又不至损管件;嵌件与塑料体之间能承受多大拧紧扭矩不损坏,嵌件与塑料体之间能承受多大拧紧扭矩会使其密封面打滑破坏,各种规格管件实际安装过程中最佳指导拧紧扭矩参数无从知晓,避免管件安装过程中受到隐性损坏,以上是目前带嵌件塑料管件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带嵌件塑料管件生产和安装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提供了一种带嵌件塑料管件试验机技术方案,解决了带嵌件塑料管件产品质量测试问题,能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方便、科学地检测产品质量,此项技术填补了国 空白。
所述的一种管件拧紧扭矩试验机,包括机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箱本体上左部配合设置触模屏控制机构,所述的触摸屏控制机构下配合设置于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右侧配合设置由其控制的输出轴、与输出轴活动套接连接的三爪卡座,所述的三爪卡座与左管件套具活动连接,所述的机箱本体右上部配合设置移动导座,移动导座两侧配合设置齿轮齿杆,左侧配合设置传感器座,齿轮齿杆上配合设置移动导杆,所述的移动导座左侧配合设置与左管件套具对应的右管件套具,所述的右管件套具与传感器座之间通过扭矩传感器连接,所述的移动导杆内配合设置齿轮,齿轮齿杆上配合一组与齿轮相配合的齿。
所述的一种管件拧紧扭矩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模屏控制机构包括触摸屏及用于控制触摸屏的触摸屏控制器,所述的触摸屏控制器与扭矩传感器通过信号连接。
所述的一种管件拧紧扭矩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导座上配合设置用于调节移动导座与左管件套具之间距离的调节开关。
所述的一种管件拧紧扭矩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座上配合设置调节转动方向的把手。
所述的一种管件拧紧扭矩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内配合设置小齿轮组与变速齿轮组。
所述的一种管件拧紧扭矩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正面配合设置用于控制驱动电机工作的电机开关和用于控制齿轮转速的变速把手。
所述的一种管件拧紧扭矩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箱本体下部设置用于存放工具的工具储存箱。
所述的一种管件拧紧扭矩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的三爪卡座上配合设置三个三爪夹头,所述的三爪夹头用于夹紧左管件套具,由三爪卡座调节夹持的松紧度。
所述的一种管件拧紧扭矩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矩传感器两端分别配合设置方形凸条,传感器座和右管件套具内分别配合设置与凸条相匹配的方孔,传感器座和右管件套具与扭矩传感器通过凸条与方孔插接连接。
所述的一种管件拧紧扭矩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导座下配合设置用于存放物品的托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本发明的一种管件拧紧扭矩试验机由电机驱动、齿轮减速转动夹头夹住管件直接旋转,与实际安装过程动作、受力情形一样,并由联接在同一轴线上的扭矩传感器测出产生的扭矩。此项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方法,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解决了带嵌件塑料管件产品质量测试问题,能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方便、科学地检测产品质量,此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齿轮齿杆和齿轮连接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扭矩传感器局部放大图。
图中:1-触摸屏,2-三爪卡座,3-三爪夹头,4-传感器座,5-后移动导杆,6-移动导座,7-调节开关,8-机箱本体,9-工具储存箱,10-齿轮齿杆,10a-齿,11-变速把手,12-电机开关,13-左管件,14-左管件套具,15-右管件套具,16-右管件,17-扭矩传感器,17a-凸条,18-齿轮,19-把手,20-移动导杆,21-输出轴, 22-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37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