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碰撞复合伤致伤模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33037.5 | 申请日: | 2011-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1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尹志勇;王立军;杨光瑜;赵辉;王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G09B23/2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碰撞 复合 致伤 模拟 装置 | ||
1.一种车辆碰撞复合伤致伤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上设置立管(2)和台架(3),其中立管(2)上竖向设有长条形的钢片(4),该钢片的上端部悬空,在钢片(4)的悬空端设置主动碰撞板(5);所述台架(3)位于立管(2)的右方,在台架(3)上对应所述主动碰撞板(5)设置被动碰撞板(6),该被动碰撞板(6)呈竖向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复合伤致伤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碰撞板(6)纵向设置,该被动碰撞板的下端通过销轴(7)与台架(3)的上端相铰接,且被动碰撞板(6)能沿该铰接点左右转动;在所述被动碰撞板(6)的右方设置支撑杆(8),该支撑杆的上端与被动碰撞板(6)的右板面相铰接,支撑杆(8)的下端与所述台架(3)的上端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复合伤致伤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2)为矩管,该立管的右板面与所述钢片(4)下部的左表面相贴合,两者通过紧固件(9)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碰撞复合伤致伤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碰撞板(5)呈竖向布置,并与所述被动碰撞板(6)相垂直,主动碰撞板(5)上挖有安装孔(5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碰撞复合伤致伤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动碰撞板(5)与被动碰撞板(6)之间竖向设置缓冲片(10),该缓冲片为开口朝左的半圆形结构,且缓冲片(10)左端的两个连接端与所述主动碰撞板(5)的前端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30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料磁选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袋式收尘器的框架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