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合模控制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2813.X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8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梁伯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安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6 | 分类号: | B29C45/76;B29C45/6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合模 控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合模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生产中,受到塑胶产品结构的影响,为使产品能够顺利的从模具中脱出,往往需要严格的控制模具上各块模板之间的开合顺序。通常在模具上设置一些机构精准度不是很高,导致的控制各块模板的开合出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开合模控制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开合模控制机构,包括头板、中板以及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的侧边固定有相间隔的上限位螺丝和下限位螺丝,所述上限位螺丝和下限位螺丝内分别通过弹簧安装有上闩块和下闩块,且上闩块和下闩块顶出中板的侧边,所述底板的侧边上固定有锁模杆,锁模杆延伸至中板顶端,所述锁模杆在下闩块顶出中板处开有一凹口,所述凹口与下闩块匹配,所述头板顶端固定有推杆,所述推杆穿过锁模杆,所述底板内固定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内的限位螺丝与中板的底端相固定。
进一步地,上述的开合模控制机构,其中,推杆的端头与底板侧边相贴近。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通过推杆推动上闩块实现锁模,推杆拉动下闩块向上拉起实现开模,操作简单,并且还提高了模具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
图2:本实用型性的开模构造示意图;
图3:本实用型性的开模构造示意图;
图4:本实用型性的开模构造示意图;
图5:本实用型性的合模构造示意图;
图6:本实用型性的合模构造示意图;
图7:本实用型性的合模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开合模控制机构,包括头板1、中板2以及底板3,中板2侧边固定有上限位螺丝8和下限位螺丝9,上限位螺丝8和下限位螺丝内9分别通过弹簧安装有上闩块7和下闩块10,上闩块7和下闩块10顶出中板2侧边,底板3的侧边上固定有锁模杆6,锁模杆6延伸至中板2顶端,锁模杆6在下闩块10顶出中板2处开有一凹口,凹口与下闩块10匹配,头板1顶端固定有推杆5,推杆5穿过锁模杆6,底板3内固定有限位机构4,限位机构4内的限位螺丝与中板2的底端相固定,推杆5的端头与底板3侧边相贴近。
具体应用时,如图2至图4所示,当合模状态时,下闩块10通过弹簧嵌在底板3侧边的锁模杆6上的凹口内,模具开模后,底板3带动锁模杆6同时向下运动,而锁模杆6上的凹口与下闩块10匹配,从而迫使中板2跟着底板3同时向下运动,头板1静止,推杆5将通过锁模杆6的通道,当推杆5的端头接触到锁模杆6凹口处的下闩块10,在推杆5斜面的作用下将下闩块10挤压至中板2内,使其与锁模杆6脱离,此时中板2停止运动,然后底板3继续向下移动,而此时底板3通过限位机构4限定了中板2与底板3移动的距离,当底板3移动至限位机构4的限定距离后,底板3通过限位机构4拉动中板2又向下移动,头板1上的推杆5在中板2的下移时,推杆5与所锁模杆6分离,此时头板1、中板2和底板3全都分开,此时模具开模结束。
如图5、图6、图7所示,底板3带动锁模杆6向上运动,接触到下闩块10时,通过斜面作用将上闩块7和下闩块10通过弹簧挤压进入中板2内,直到底板3与中板2贴合,然后底板3带动中板2继续向上移动,推杆5将通过锁模杆6的通道,直到中板2与头板1贴合,此时锁模结束。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安精密模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安精密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28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