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己内酰胺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2634.6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1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建尼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3/34;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张瑜生 |
地址: | 3252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己内酰胺 废水 处理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含己内酰胺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聚酰胺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生产废水,这些生产废水的都需要进行清洁处理才能排放,生产上可以大大减少高浓度废水的产生和排放,目前,生产废水排放量基本实现了零排放。但是,在生产过程中还是有一些低浓度己内酰胺废水排放无法收集利用,主要包括各密封罐的溢流水、各过滤器等设备的清洗排水、实验室化学分析排水等。己内酰胺废水即C6H11NO废水是化工产业中难处理废水之一, 虽然己内酰胺易生物降解,但由于其碳氮比例严重失调,出水水质难以达标,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处理己内酰胺废水使用A/O工艺, 即缺氧(Anoxic)-好氧(Aerobic)系统。在常规的生物脱氮工艺中,为保持构筑物中有足够数量的硝化菌以完成生物硝化作用,在维持较长污泥龄的同时也相应增大了构筑物的容积;此外,絮凝性较差的硝化菌常会被二沉池的出水带出,硝化菌数量的减少影响硝化作用,进而降低了系统的脱氮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效果好的含己内酰胺废水的处理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己内酰胺废水的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己内酰胺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生产废水放入调节池中,调节池内底部设置有预曝气装置,生产废水在调节池内进行预曝气处理,将预曝气后的生产废水经水泵打入混凝沉淀池,在混凝沉淀池中加入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生产废水混凝沉淀后分层,上层为上清液,下层为污泥,将污泥送至污泥池;
(2)将混凝沉淀产生的上清液溢流进入缺氧池中,缺氧池内设有YDTZ弹性组合填料,YDTZ弹性组合填料上附着有厌氧菌或缺氧菌,利用厌氧菌或缺氧菌对生产废水上清液进行降解处理,降解处理时间为18~24,并自流至好氧池;
(3)好氧池中悬挂设有半软性填料,半软性填料表面附着有生物膜状的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对对废水进行净化,净化处理时间为24~36小时,将经过好氧池处理的水自流至二沉池中,部分水回流至厌氧池中进行反硝化处理;
(4)对自流至二沉池中的水进行二次混凝沉淀,二沉池中的水混凝沉淀后分层,产生沉淀污泥,将沉淀污泥回流至缺氧池中补充微生物总量,剩余的污泥回流至污泥池,二沉池中经过处理后的水经过消毒后可直接排放至环境中;
(5)将污泥池内的污泥通过板框压滤机进行压滤,滤液回流至调节池。
本发明中的步骤(1)的调节池内设置预曝气装置,可以使调节池内的生产污水达到均质、均量的效果,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因此必须进行混凝沉淀处理,以使悬浮物沉淀。曝气的时间一般可根据污水水质来调节,污水浑浊含泥量大,曝气可一直开着,污水较清澈可不开曝气;曝气压力一般根据调节池水深在10~80Kpa可调,以不将水面吹起为准。
在步骤(2)中的缺氧池中设置的YDTZ弹性组合填料上依附有厌氧菌或缺氧菌,废水中的污染物含有己内酰胺等有机物,这些污染物经过厌氧菌或缺氧菌的细胞外酶的作用下,被吸附、同化和分解,复杂的大分子水解为小分子,不溶性有机物及难降解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步骤(3)中的好氧池中悬挂半软性填料,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附着于填料表面,部分微生物群体则以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生产废水以一定速度流经填料,在生物膜作用下,废水得以净化。步骤(4)中的二沉池中设有蜂窝斜管,增大了沉降的面积,使外排污水悬浮物含量达标。二沉池中不需加混凝剂,而是在池中加设蜂窝斜管,增大沉降面积,改善沉降过程中的水力条件,使污泥颗粒在稳定的层流状态下沉降。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1)中的混凝剂为加硫酸亚铁或聚合氯化铝。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由于生产废水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加入混凝剂后,混凝沉淀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4)中消毒的方式为超声波消毒。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进一步对排放的水进行消毒,确保排放的水的清洁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5)中的板框压滤机压滤后产生泥饼,泥饼掺入煤中。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可以更好得对回收的污泥进行利用,回收后的泥饼可以掺入煤中焚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建尼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建尼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2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