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助鉴定抗旱玉米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32235.X 申请日: 2011-08-15
公开(公告)号: CN102934548A 公开(公告)日: 2013-02-20
发明(设计)人: 杨德光;边鸣镝;朴明鑫;王永力;李钊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C1/02 分类号: A01C1/02;A01G1/00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地址: 150030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辅助 鉴定 抗旱 玉米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辅助鉴定抗旱玉米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04年起我国常年播种玉米的面积为2500万公顷左右,年产量已占粮食作物总产的29.2%。

干旱是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我国干旱、半干旱土地面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左右,干旱已成为限制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中国北方地区经常发生春旱,影响玉米种子萌发,使幼苗生长受阻,发根量少且根短,苗弱,成活率低,使玉米造成缺苗断垄,缺苗20%-50%,严重影响其它生育期的生长发育及产量。

对玉米品种进行抗旱性鉴定,培育高产抗旱品种,寻找玉米抗旱节水的突破口,对于提高抗旱高产玉米新品种选择效率,提高水分利用率,节省水资源,缓解以致解决干旱危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以往玉米芽苗期抗旱鉴定的主要方法是测定叶水势、光合作用、质膜损伤、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物酶活性、内源激素等生理生化指标。但是对于同一指标、同一植株,不同叶片测定的结果不同;对于不同玉米品种、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各指标得到的抗旱性不同。各生理生化指标从不同方面反映玉米的抗旱性,所以单一指标并不足以评价玉米品种的抗旱性,这就需要测定多个指标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而相关度低的指标的引入反而降低结果的准确性。测定生理生化指标,需要较多仪器、试剂,某些试剂如苯酚、氯仿等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并且测定程序繁琐复杂,耗时长,不适宜大量的抗旱性鉴定,在生产实践中运用价值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鉴定抗旱玉米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辅助鉴定抗旱玉米和旱敏感玉米的方法,包括方法甲;所述方法甲包括如下步骤:

用滤纸作发芽床,加入20g/100mL的PEG6000水溶液,然后在滤纸上放置待测玉米的种子,作为实验组;另外设置用蒸馏水代替PEG6000水溶液的平行处理,作为对照组;实验第2天、第4天、第6天和第8天统计发芽率,计算待测玉米种子的萌发抗旱指数;所述萌发抗旱指数=实验组种子的发芽指数/对照组种子的发芽指数;所述发芽指数=(1.00)×nd2+(0.75)×nd4+(0.50)×nd6+(0.25)×nd8;nd2为实验第2天的发芽率,nd4为实验第4天的发芽率,nd6为实验第6天的发芽率,nd8为实验第8天的发芽率;

所述萌发抗旱指数为0.65以上的待测玉米为候选的芽期抗旱玉米;所述萌发抗旱指数小于0.65的待测玉米为候选的芽期旱敏感玉米。

所述方法还可包括方法乙;所述方法乙包括如下步骤:

将生长至三叶一心的所述待测玉米的幼苗连续7天不浇水,作为第一次干旱胁迫处理;第8天恢复正常浇水;第9天开始再连续7天不浇水,作为第二次干旱胁迫处理;统计实验前的苗数、第一次干旱胁迫后的苗数和第二次干旱胁迫后的苗数;幼苗存活率=(N2/N1+N3/N2)/2;N1为实验前的苗数,N2为第1次干旱胁迫后的苗数;N3为第2次干旱胁迫后的苗数;

所述幼苗存活率为0.75以上的待测玉米为候选的苗期抗旱玉米;所述幼苗存活率小于0.75的待测玉米为候选的苗期旱敏感玉米。

对于所述待测玉米,如果所述方法甲鉴定为候选的芽期抗旱玉米且所述方法乙鉴定为候选的苗期抗旱玉米,所述待测玉米为候选的抗旱玉米;对于所述待测玉米,如果所述方法甲鉴定为候选的芽期旱敏感玉米且所述方法乙鉴定为候选的苗期旱敏感玉米,所述待测玉米为候选的旱敏感玉米。

所述方法甲中,具体可将胚根长度为2mm以上的作为发芽的种子统计所述发芽率。

所述方法甲中所述待测玉米在进行实验前可先进行消毒处理。所述消毒处理的方法具体可为:用体积百分含量为70%的乙醇水溶液浸泡2分钟,再用蒸馏水清洗3次,每次1分钟。

所述方法甲中,具体可在9cm直径的培养皿中进行实验,所述滤纸为9cm直径的滤纸,所述滤纸上加入20mL所述PEG6000水溶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22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