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尾洗物用于磷铵生产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31931.9 | 申请日: | 2011-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0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迁;张瑞;陈清宪;覃庆海;游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25/28 | 分类号: | C01B25/28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将尾洗物 用于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废水回收,尤其涉及将尾洗物用于磷铵生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磷铵生产中在造粒、干燥工序等产生的尾气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粉尘,粉尘一般通过旋风分离、液相洗涤、沉降等设施后进行排放,而液相中含有部分氮、磷等物,液相的处理往往是影响磷铵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中国专利数据库中,有专利申请号201010267565.8《磷铵生产废水的综合利用方法》、201010247063.9《将乏汽用于磷铵生产尾气除尘的方法》、200610022018.7《无尾气排放的磷铵生产方法》等这些专利虽然提供了对生产磷铵产生的尾气或者废水进行处理的一些方案,但现有技术中尚无利用粒状一铵装置尾洗物用于磷铵生产有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尾洗物用于磷铵生产的方法,以实现磷铵尾洗物的循环利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将尾洗物用于磷铵生产的方法,它所采用的装置包括四个部分:
(1)反应部分:它由氨化反应器、Ⅱ效闪蒸室、Ι效闪蒸室通过管道依次相连通,氨化反应器上装有反应循环泵,Ⅱ效闪蒸室上装有Ⅱ效循环泵,Ι效闪蒸室上装有Ι效循环泵;
(2)产品输出部分:它由造粒机、干燥机、返料输送机、破碎机和筛分机构成,其中造粒机与Ι效闪蒸室之间装有磷铵料浆泵;
(3)尾气排出部分:它由旋风除尘器、文丘里洗涤器、重力沉降室构成,其中旋风除尘器与造粒机和干燥机之间的管道相连通;
(4)尾洗及回收利用部分:它是由洗涤循环槽、澄清池和磷铵料浆收集槽构成的,其中洗涤循环槽装有尾洗循环泵并分别与文丘里洗涤器和澄清池通过管道相连通,澄清池装有澄清池清液泵且与洗涤循环泵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澄清池装有澄清池淤浆泵且与磷铵料浆收集槽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磷铵料浆收集槽装有收集槽循环泵且与氨化反应器通过管道相连通。
上述澄清池淤浆含固量为5~25%,P2O5%为10~20%,N%为4~8%,比重为1.15~1.3。
上述方法中所用的原料(磷酸)的质量分数为21%~30%。
本发明的设计构思是在磷铵生产工艺中,在洗涤循环槽和澄清池之间安装有尾洗循环泵,通过尾洗循环泵可输送一部分磷铵尾洗液到澄清池,尾洗液在澄清池中澄清;澄清池和洗涤循环槽之间安装有清液泵,上面的清液通过清液泵打回磷铵尾洗循环槽,作为尾洗补水;澄清池和磷铵料浆收集槽之间安装有澄清池淤浆泵,澄清池下面含固量较高的淤浆(淤泥),通过澄清池淤浆泵打回磷铵料浆制造装置收集槽;收集槽和氨化反应器之间安装有收集槽循环泵,收集槽泵将淤浆和磷铵料浆按一定的配比打回氨化反应器,实现磷铵尾洗物固相(淤浆)在磷铵生产中实现循环利用。
采用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将尾洗循环物通过澄清池实现清浊分离,清液作为尾气洗涤补水,减少了装置新鲜水取水量;也相应减少了磷铵装置废水的排放。(2)将尾洗循环物通过澄清池实现清浊分离,含固量较大的淤浆(淤泥)回收到磷铵生产系统中,实现固相循环利用。(3)实现了节能减排循环生产的目的,为磷铵企业带来了相应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标记:1、氨化反应器;2、Ⅱ效闪蒸室;3、Ι效闪蒸室;4、磷酸泵;5、反应循环泵;6、Ⅱ效循环泵;7、Ι效循环泵;8、磷铵料浆收集槽;9、造粒机;10、干燥机;11、筛分机;12、破碎机;13、磷铵料浆泵;14、收集槽循环泵;15、旋风除尘器;16、文丘里洗涤器;17、洗涤循环槽;18、沉清池;19、重力沉降室;20、尾洗循环泵;21、沉清池清液泵;22、沉清池淤浆泵;23、去混合冷凝器;24、气氨;25、磷酸;26、返料输送机;27、排空;28、成品(粒状一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
某厂使用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的工艺及装置如附图,设备采用以下型号
收集槽循环泵: 扬程30-40m;流量:20-35m3/h
澄清池淤浆(淤泥)泵: 扬程30-40m;流量:2-10m3/h
澄清池清液输送泵: 扬程30-40m;流量:20-30m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19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