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磷放线菌阎氏链霉菌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1780.7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6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周锫;崔晓龙;董明华;肖炜;王永霞;李治滢;赖泳红;段昌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465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张怡;岳亚苏 |
地址: | 650091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线菌 阎氏链 霉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较强的聚磷能力的微生物菌株。
背景技术
聚磷菌是从工程的角度在污水生物除磷研究中对微生物的一种界定,将厌氧/好氧交替运行导致厌氧释磷、好氧超量吸磷的一类异养型细菌称为聚磷菌。早期的研究者认为聚磷菌属于不动杆菌属,但是后期研究者认为属于莫拉氏菌属、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等。由于聚磷菌只是按照超量聚磷这个生物化学过程来界定的,所以要真正界定聚磷菌还应该从细菌的微生物特性入手进行研究。
聚磷菌也叫做摄磷菌,是指体内能贮存聚磷和聚β-羟基丁酸的一类细菌的总称。一般认为主要有不动杆菌、假单胞菌属等菌种。聚磷菌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中一类特殊的兼性细菌,在好氧或缺氧状态下能超量地将污水中的磷吸入体内,使体内的含磷量超过一般细菌体内的含磷量的数倍,生物除磷主要是利用聚磷菌的聚磷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禾本科植物茅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具有高效聚磷活性的土壤放线菌———聚磷放线菌阎氏链霉菌。
本发明所述的聚磷放线菌阎氏链霉菌系从禾本科植物茅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现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可的保藏单位保藏,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保藏单位地址:中国,武汉大学,邮政编码:430072。保藏日期为2011年6月1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1188。
本发明所述的聚磷放线菌阎氏链霉菌系链霉菌属,命名为阎氏链霉菌YIM A116(Streptomyces yanii YIM A116),现保藏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可的保藏单位,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1188。
本发明所述的YIM A116菌株经PCR技术,DNA测序仪分析,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由1411个碱基组成。用BLAST程序对YIM A116的16S rDNA序列和GenBank中已登录的16S rDNA序列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较,结果与已报道的阎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yanii NBRC 14669T(登录号AB006159)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达到100% ,鉴定其为阎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yanii。构建了YIM A116菌株的系统发育进化树。
YIM A116菌种描述:
好氧生长,革兰氏阳性,产生大量分枝的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基内菌丝部分短分枝尖端长有单个孢子。气生菌丝长有较短的直形孢子链、弯曲状孢子链及多分枝的孢子丝,孢子呈椭圆形。在ISP2培养基上培养可生长出大量灰色的气生孢子和灰色至黑色的基内菌丝,无色素产生。
YIM A116固体培养特征:
ISP2培养基28℃培养24小时,长出少量白色至乳黄色小菌落,表面光滑,微微凸起,边缘整齐,菌落边缘培养基轻微凹陷;2天菌落直径增大,全部变为乳黄色,少量菌落开始产生白色气生菌丝;3天菌落大量生长,大片白色气生菌丝变为灰色,新生菌落产生较薄的白色气生菌丝,菌落直径从小于1mm至2mm不等,菌落凸起,边缘琼脂凹陷明显,基内菌丝为乳黄色;5天大部分菌落气生菌丝变为灰色,基内菌丝为灰黑色,少量单菌落气生菌丝为白色,菌落边缘有缺刻,基内菌丝为乳黄色;9天全部菌落都生成灰黑色的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无色素产生。
YIM A116菌株的显微形态特征:
产生大量分枝的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基内菌丝部分短分枝尖端长有单个孢子。气生菌丝长有较短的直形孢子链、弯曲状孢子链及多分枝的孢子丝,孢子呈椭圆形,0.8~1×1~1.5μm。
YIM A116菌株液体发酵培养特征:
①ISP2培养基,摇瓶培养5~7天。培养温度28℃。
②发酵培养特征:培养第1天,培养基略微变浑浊;培养第2天,培养基进一步变浑浊;培养第3天,发酵液菌丝体密集,发酵液呈棕黄色,有少量小菌丝球产生;培养第4天,长满棕黄色菌丝体,发酵液稍粘稠,培养第5~7天,菌丝体生长稳定,发酵液呈致密的棕黄色,可见少量棕黄色菌丝球产生。
茅草土壤放线菌YIM A116菌株采用液态发酵,其发酵流程:
菌种→试管斜面→种子培养→发酵培养→培养液离心→上清液→可溶性磷测定。
发酵条件参数如下:
(1)发酵方式:液态发酵。
(2)菌种斜面:试管斜面菌种培养采用ISP2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17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蹦床
- 下一篇:一种有机胺强抑制防塌钻井液体系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