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视节目的观众评价调查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110231722.4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1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世平 |
主分类号: | H04N21/258 | 分类号: | H04N21/258;H04N21/4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视节目 观众 评价 调查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电视技术范畴,尤其涉及一种电视节目的观众评价调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观众评价对于评估电视节目以及改进电视节目制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很多电视台采用观众咨询、观众来信反馈等方式来搜集针对电视节目的观众评价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的统计结果作为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评价意见。这类观众评价方法由于实施起来相对复杂,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从而不可避免的存在调查样本过少的缺陷,导致了调查样本不具有广泛代表性、评价结果可信度低的结果。
随着数字电视以及双向网络的不断推广与普及,机顶盒逐渐成为被普遍使用的数字电视家庭解码终端,在具有双向网络的地区,观众可以通过机顶盒与前端系统进行互动,这就给观众评价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带来了更科学、更客观、可信度更高的方法:事先在观众评价调查系统中设置好参数,在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观众评价调查系统根据设定发起对电视节目进行评价的请求,符合观众评价调查系统中设定的收视条件的机顶盒会在电视屏幕上自动弹出节目评价界面,观众根据界面里的内容进行评价操作,评价完毕并经观众确认后机顶盒将观众的评价数据发送给前端平台,前端平台将评价数据与被评价的电视节目建立关联并保存在数据库中。这种观众评价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参与评价的观众数量,弥补了依靠少量样本观众对节目进行评价的弊病,使得观众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大大增加。
申请号为201010191838.5的专利中公布了一种数字电视节目评价方法及机顶盒,该专利中公布的方法与本发明中提供的方法存在显而易见的区别:在申请号为201010191838.5的专利公布的方法中,节目评价请求是由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通过遥控器操作主动发起的,系统在接收到观众的请求后才在屏幕上弹出评价信息框;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节目评价请求是由观众评价调查系统发起的,而不是由观众通过终端操作发起评价请求,比如,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机顶盒可以在接收到前端系统的指令后在屏幕上弹出评价界面。本发明中提供的方法更加符合观众收视习惯: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屏幕自动弹出节目评价界面,观众被动式地接受评价请求并在评价界面的指引下对评价内容进行操作及确认,之后系统将观众的评价数据保存起来,这样可以有效地采集到更多、更准确的观众评价数据。申请号为201010191838.5的专利中所公布的方法不符合观众的收视习惯,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很容易忘记去主动发起评价请求,从而导致参与评价的观众数量大大减少,而观众事后再去对电视节目进行评价的行为也会大大降低评价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视节目的观众评价调查方法及系统,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数据库、网络通信和数字电视等技术开发出一套包括前端平台以及机顶盒客户端模块在内的电视节目观众评价调查系统,当需要采集观众对某频道的某个电视节目的评价数据时,通过应用该系统,一方面,满足系统设定的收视条件的机顶盒会在观众收看该电视节目的过程中自动从前端获取与该节目相关联的评价指标数据并在电视屏幕上弹出评价界面,这个过程不需要观众进行任何操作;另一方面,观众通过交互操作方式完成对指定电视节目的评价,评价数据被机顶盒传送给前端平台与被评价的电视节目建立关联并被保存在数据库中。基于上述特点,本发明提供的电视节目的观众评价调查方法能够更实时有效地采集到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评价数据,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电视节目的观众评价调查系统能够保证该方法的实现和实施。
为实现上述功能,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视节目的观众评价调查方法:事先在观众评价调查系统中设置好参数,在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观众评价调查系统根据设定发起对电视节目进行评价的请求,符合观众评价调查系统中设定的收视条件的机顶盒会在电视屏幕上自动弹出节目评价界面,观众根据评价界面的指引对电视节目进行评价操作,评价完毕并经观众确认后机顶盒将观众的评价数据发送给前端平台,前端平台将评价数据与被评价的电视节目建立关联并保存在数据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世平,未经李世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17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防水闸墙
- 下一篇:涌水瓦斯抽放钻孔封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