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1712.0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3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良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良贵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1/66;C02F1/52;C02F1/24;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6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印染 废水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纺织染色废水排放量约为每天300万~400万立方米,染色厂每加工100米织物,产生废水量3~5立方米。而且,染色废水成份复杂,含有的多种有机染料难降解,色度深,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这类废水的色度、悬浮物浓度、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等污染指数都很高,而且由于废水的水质和水量都不稳定,较难处理。通常印染废水的处理采用生物化学方法,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处理效果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复杂、水量变化大,更有某些废水处理工艺中采用的添加剂不利于生物反应菌种的生长,所以采用这些方法难以使废水做到达到回用或排放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克服现有废水处理技术的不足,为纺织工业废水处理提供新的解决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工艺方案是:
1、物化处理:将印染车间产生的废水通过格栅清除掉垃圾,然后投入酸或碱控制废水的PH值处于8.2~9.0之间,而后加入聚合硫酸铁进行褪色处理,把褪色后的废水静置处理,使其中较大的悬浮颗粒沉淀;
2、生化处理:(1)用兼容性厌氧菌对物化处理后的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缺氧分解,使废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易于生物生化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2)将兼氧后的废水引入搅拌池,使其与回流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搅拌、接触、粘附;(3)将废水引入生化曝气池,利用池中的生物絮凝体吸收、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后把废水引入二沉池,将废水中沉淀下来的活性污泥生物絮凝体回流到搅拌池中;且废水在两个池中滞留时间均为10~20分钟。
所述的生化曝气池的环境条件控制在:
1)溶解氧3~4mg/L,
2)温度35℃~40℃,
3)PH值7.5~8.5之间,
4)污泥沉降比控制在28%~32%左右,
5)污泥浓度控制在2~4g/L之间,
6)污泥容积指数控制在90~110ml/g;
其中废水在生化曝气池停留时间为40~60小时。
3、后续处理:往生化处理后的上清液中按清液量的千分之一投加混凝剂,使清水中剩余的有机物分解、水与泥分离,然后用溶汽水把清水中的悬浮物去除,再经过滤后将清水引入回用水清水池备用。
所述的混凝剂是,在后续处理中,往清液中投加混凝剂在一级气浮池中进行,其溶气压力控制在3.8~4.5mpa范围内,用溶汽水把清水中的少量悬浮物去除在二级气浮池中进行,其溶气压力控制在3.5-4.2mpa范围内。
本发明涉及综合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方法,采用多道处理程序,废水经处理后不但达到排放标准,还可回流到车间再利用,以达到循环用水的目的;本发明还具有运行稳定、可靠、处理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某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实例1、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包括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及后续处理三部分:
(1)物化处理工艺 主要是将印染车间产生的废水流经格栅后引入调节池,再往调节池中投入酸或碱使废水的PH值控制在8.5左右;将废水引到反应池加入聚合硫酸铁,加入量是每升水0.8克聚合硫酸铁,是将印染废水的色度降低;然后将废水引入初沉池,使悬浮物沉淀,降低废水温度。
(2)生化处理工艺 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对废水进行核心处理,以除去其中的有机物。即把物化处理后的废水引入生存有兼性厌氧菌的兼氧池,对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进行不完全分解,提高了废水的BOD/COD值。兼性厌氧菌处理后的废水流入一次混合搅拌池,搅拌时间是15分钟左右.再把废水引入到二次混合搅拌池,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一方面废水中的有机物获得分解,废水也得到处理,另一方面又合成新的细胞物质。
其中生化曝气池的环境条件控制在:1)溶解氧2~4mg/L,2)温度35℃~40℃,3)PH值7.5~8.5之间,4)污泥沉降比控制在30%左右,5)污泥浓度控制在2~4g/L之间,6)污泥容积指数控制在100ml/g,废水在生化曝气池停留时间为50小时左右;经微生物分解后把废水引入二沉池,将沉淀下来的活性污泥生物絮凝体回流到一次混合搅拌池中备用。
(3)后续处理工艺 是将生化处理后的上清液进行处理,使其符合排放标准,清液引入一级气浮池时,按清液量的千分之一投加混凝剂,使泥与水分离,其溶气压力控制在3.8-4.5mpa范围内;再将清液导入二级气浮池,去除悬浮物,溶气压力控制在3.5-4.2mpa范围内,回流后将清水再提供给印染车间生产使用,以达到循环用水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良贵,未经刘良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1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烟无卤阻燃扎带专用尼龙材料
- 下一篇:一种便捷包装袋